楼的单元怎么划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观察?现在的住宅楼,它们的总楼层数常常是11层、18层、32层。为何很少有超过32层的住宅,又为何难以见到只是12层、19层的住宅呢?
难道是因为房子太高难以建造?或是担心过高会遮挡阳光,或是成本过高不划算?实际上,这些并非主要原因。
真正的原因在于——消防。在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有明确的条款规定。建筑高度超过一定范围的住宅建筑,如大于100米的住宅,需要设置避难层。避难层是为居民在火灾时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等待救援。这种避难层的设计对通风、防火材料等有极高的要求,且被视为一个公共空间。
一般的住宅,层高大约在3米左右。100米的高度,最多能设计33层左右的住宅。但大部分高层住宅的首层会有挑高,顶层还可能设有设备房等,所以通常32层的高度就差不多达到100米了。
超过32层的住宅,需要专门设置避难间。这部分面积要计入容积率,也会算作每户的公摊面积,对于开发商和住户来说,都不太经济。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11层的住宅呢?同样是因为消防规范的要求。建筑高度超过33米,就需要设置专门的消防电梯,还有其他的更高消防要求。而高度超过54米的住宅,每个单元每层要设置两个安全出口,这是很多住宅定为18层的一个原因。
开发商在决定一栋楼的楼层数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容积率、建筑密度、消防电梯、防烟楼梯间、消防公共空间等带来的成本。
至于为什么有些房子的层数是19层,或是34层而且没有避难间,这可能与房子的层高以及建筑规划的时间有关。有些房子的层高可能不到3米,或者是这栋楼的设计规划比较早,当时的消防要求并不如现在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