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组间系数差异检验的方法
前言
导热系数是衡量物体传导热量能力的关键参数,又称为热导率。这一热物性参数对于固体材料尤为重要。在稳定传热条件下,通过特定的测量方法和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得到这一参数的具体数值。而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则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首要考虑。
目前,导热系数的测定方法主要分为稳态法和非稳态法(即瞬态法)。
稳态法
稳态法是经典且广泛应用的导热系数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稳定传热过程中的传热速率与散热速率达到平衡的状态,通过傅里叶一态热传导模型,结合测得的热流密度、两侧温差和试样厚度,精确计算出导热系数。
这一方法原理简单清晰,精确度高,但需要较长的测量时间,并对环境条件有较高要求。它适用于中等温度下测量的导热系数材料,如岩土、塑料、橡胶、玻璃以及绝热保温材料等低导热系数材料。
稳态法包括热流法、保护热流法和保护热板法等多种方法,尽管原理相似,但针对不同保温材料会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热流法
热流法是一种比较法,通过校正过的热流传感器测量通过样品的热流,从而得到导热系数的绝对值。
保护热流法和保护热板法在较大样品或需要较高量程的测量中有所应用。它们通过保护加热器包围测量单元,从而拓宽了测试温度范围和导热系数范围的测量。
瞬态法(非稳态法)
瞬态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导热系数测量方法,特别适用于中高导热系数材料或高温条件下的测量。
瞬态法的特点是测量速度快,测量范围宽,且样品制备相对简单。其工作原理是提供固定功率的热源,记录样品本身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时间与温度变化的关系计算出样品的热传导系数、热扩散系数和热容。
瞬态法包括热线法、激光闪射法和瞬变平面热源法等多种方法。其中,热线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在样品中插入热线并施加恒定加热功率来测量导热系数。
激光闪射法虽然需要较小的样品尺寸且对样品形状和材质无特殊要求,但其重复性和准确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瞬变平面热源法则是一种快速且应用广泛的测试方法,通过数学模型直接计算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率。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事先考虑材料导热系数的大致范围以及使用温度范围,以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