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养的是三文鱼还是虹鳟鱼


新疆虽然地处内陆,远离海洋,但其宜渔水域面积达4600余万亩,蕴藏着巨大的渔业发展潜力。特别是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冷水资源,水质清澈、溶氧丰富,为三文鱼、高白鲑等冷水鱼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优质自然资源使得新疆的内陆渔业同样能够蓬展。

专家指出,“要想实现产业突破,关键在于攻克技术难关。” 新疆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人铭表示,近年来,其团队围绕冷水鱼全产业链,深入渔业生产一线,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示范服务。在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养殖模式、病害防治以及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在养殖技术方面,科研人员通过集成创新不同养殖模式,研究出了一种生态环保的网箱养殖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在精确控制投喂的有效降低养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尼勒克县的多片水域建立的示范点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据了解,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生态环保网箱养殖技术将在巩留县恰甫其海水库的三文鱼生产中大规模推广。新疆三文鱼主要品种三倍体虹鳟鱼苗依赖进口的问题也正在逐步得到解决。科研人员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在人工制种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鱼苗孵化率和养殖成活率均达到8 0%。这一进展为三倍体虹鳟鱼苗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新疆将继续深化虹鳟三倍种技术攻关,并广泛推广先进的渔业养殖模式。各地将充分发挥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的智囊作用,积极开拓湖泊、水库等水域滩涂空间,充分利用特色冷水鱼类资源,不断提升渔业产能和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