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失调的主要表现


面对上述问题,家长们是否也感到困扰已久?孩子的某些行为,可能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

那么,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呢?

感觉统合失调,也被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是指大脑功能对感觉统合的障碍。感统失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包括心理素质、智力开发、综合能力、学习能力、性格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那么,感统失调有哪些表现呢?

(一)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孩子可能会喜欢自转,经常感到头晕,喜欢看、玩转动的东西。平衡能力也会较差,走路不稳,容易摔倒或碰撞东西。注意力可能难以集中,上课不专心,容易违反课堂纪律。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等问题。

(二)本体感失调。孩子可能会喜欢被用力挤压或挥动身体,坐姿不稳定,力度和速度控制较差。缺乏自信,手脚笨拙,语言表力能力也较差。

(三)视觉感不良。孩子可能会害怕看到某些东西,经常感到害怕或紧张。在阅读和写字方面也可能出现问题,如跳读、漏读、多字少字等。

(四)触觉过分敏感。孩子可能害怕陌生的环境,紧张孤僻不合群,过分依恋父母,脾气暴躁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偏食或暴饮暴食等问题。听觉感不良和动作协调不良也会有相应的表现。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患上感觉统合失调呢?

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可能包括孕期失误、喂养方式不当、养育方法不当等。例如孕期先兆可能引起中枢系统不健全造成孩子发育迟缓;家长不当或过分溺爱可能导致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等;过早的认知教育或物质上过于宽松而精神上苛刻的教育方式也可能导致孩子的感统失调。因此家长需要注重孕期保健和孩子的教育方式以避免感统失调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