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欧标检测包含哪些


饰品检测标准全面解读:国标、美标与欧标一览

关于仿真饰品的标准(国标)、标准(美标)及欧洲标准(欧标)的检测标准和测试项目,经过整理如下:

一、标准(国标)解读

主要参考GB 28480-2012《饰品 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该标准适用于除珠宝玉石外的各类材质饰品,特别针对儿童饰品(14岁及以下)。核心关注点在于:

1. 镍释放量,与皮肤接触部分的镍释放量应≤0.5μg/(cm²·week)。

2. 有害元素含量,如铅、镉、汞、砷等需符合限值要求。

检测项目还包括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可迁移元素、外观质量以及贵金属覆盖层厚度等。确保饰品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二、标准(美标)解读

主要依据CPSIA《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对于儿童饰品(12岁以下),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油漆涂层和金属材料的总铅含量限制。

2. 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要求。

ASTM F2923-20《儿童珠宝安全规范》涵盖了机械性能、镍释放量及总铅含量等要求。检测项目还包括重金属含量、化学物质、物理安全以及表面涂层等,确保儿童饰品的安全性。首饰则遵循ASTM F2999规范,主要关注有毒金属和机械危险。

三、欧洲标准(欧标)解读

主要依据REACH法规附件17。欧洲标准对镍释放量有严格要求,特别是对于穿刺类饰品和长期接触皮肤的金属制品。检测项目还包括EN 1811和EN 12472关于镍释放量的测试方法,以及EN 1122塑料中镉含量的测定等。化学安全方面,关注重金属和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

特别提示:

1. 儿童饰品在各国标准中的限值更为严格,需特别关注镍、铅、镉等指标。

2. 检测需由ISO17025认证实验室进行,报告需符合电商平台或出口国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