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中折流板的作用
管壳式换热器性能表现及优化措施
一、管壳式换热器概述
管壳式换热器作为一种传统的热交换设备,以其结构坚固、可靠性高、适应性强和选材广泛等优点,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水泥生产、车辆发动机冷却等领域,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内部结构包括筒体、封头、管束、管板、折流板、接管和法兰等部件,这些部件在不同工作环境下可能呈现多种失效形式。
二、主要失效形式及原因分析
1. 管束腐蚀和磨蚀失效:大多数换热器的失效是由腐蚀引起的,常见腐蚀部位是换热管,然后是管板、封头和接管。主要原因包括污垢腐蚀、流体腐蚀性、管异物积累及管端缝隙腐蚀等。
预防措施:定期清洗管束,合理选材,加入缓蚀剂,设置过滤装置和缓冲结构等。
2. 传热能力下降:工作介质硬度高、含有颗粒物或悬浮物都可能导致管束内外壁结垢,随着污垢层增厚,传热能力迅速降低。
预防方法:掌握易污部位、致污物质及污垢程度,定期检查;采用容易检查、拆卸和清理的设备或结构。
3. 管束泄漏:在介质腐蚀、应力腐蚀、间隙腐蚀或碰撞、磨损情况下,管子可能产生微观裂纹并扩展导致泄漏。
预防措施:选材、、防损伤、减小拉应力和防止振动等。一旦发现泄漏,建议拆管更换而非堵管。
4. 管束与管板的连接失效:根据使用工况,管束与管板的连接形式包括焊接、胀接和胀焊并用。不同接头形式失效形式各异。改进焊接工艺,如将单面焊接改为双面焊,或调整管束与管板的焊接结构,可强化连接效果。
三、在线检测方法
1. 结垢:通过检查流量、压力和温度等操作记录来判断结垢情况。
2. 腐蚀和磨损:使用测厚仪从外部测定壳体腐蚀、减薄情况;对管子的腐蚀可通过流体取样来检查。
3. 泄漏:通过流体取样检查管束的泄漏和情况。
四、综合防范与应对策略
管壳式换热器的失效与材料结构、换热介质及工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有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选材、设计、制造、装配和使用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防患于未然。腐蚀是主要的失效形式,除此之外,还需注意减隙、选择耐蚀材料、提高焊缝质量、定期清洗、加入缓蚀剂、控制系统温度波动和减少法兰连接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