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划撰写技巧与经典案例
在日常工作中,活动策划人总是面临写不完的方案,即使需求雷同,也要努力挖掘出新的创意。就像从同一座山上挖掘出不同的路径,尽管创意枯竭的时刻令人苦恼,但依然需要面对老板的期待。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快速高效地写好一份活动策划方案,同时避免让人觉得内容同质化。其实并没有特别的秘诀,只是从业多年,我有一些写方案的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许多人认为写方案需要灵感,但实际上,找到支点更为重要。就像策划活动不能仅靠模式,但套路可以作为圆规画圆的中心,圆能画多大,取决于你的思维延伸有多广。
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写活动策划方案:模型和传播。
一、策划方案的R模型
R模型最初是为了电商策划而提出的,用于寻找活动思路并建立方案框架。尽管电商策划与一般的活动策划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R模型包含三个维度:角色、场景、动机。
1. 角色(Role):活动中的主要驱动者,而非所有参与者。在策划过程中,需要关注角色的背景、需求及参与活动的目的。
2. 场景(Scene):角色参与活动的主要情境,它影响用户的情绪。打造合适的场景可以引发用户的共鸣,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3. 动机(Motivation):角色愿意参与活动的原因,它决定用户的意愿。通过设计合适的诱因,可以激发用户参与活动的动力。
在策划方案时,我们需要结合背景(何因Why)、主题(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等方面来深入理解角色。例如,在背景方面,结合背景、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来思考活动表现形式,可以让需求方看到方案的与时俱进。
二、策划方案的传播融入
很多时候,我们在写方案时容易忽视方案的传播属性。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核心,它包括特定内容和传播方式两部分。
1. 前期传播: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期宣传时,不仅要将活动信息广而告之,还要挖掘宣传卖点。根据五感(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来选择设计前期宣传渠道,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文案点睛:在传播性文案中,符号化、社交币和附着力是三个重要特点。通过运用语言符号、视觉符号等,让受众更好地记忆;通过满足自我认同、打破思维定势等方式,铸造社交货币,让文案被受众主动传播;附着力则可以将信息化到受众的脑海里,形成持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