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复刻衣服工厂一手货源


小许在韩国的代购之路面临转折。尽管方向未定,但她深知以当前的状态,继续从事代购工作已难以为继。

小许曾是韩国代购的见证者,自留学时期开始涉足此行业,至今已过去八年。她向中新经纬透露,近期觉得赴韩代购的难度越来越大,从早起抢货到熬夜在朋友圈发布动态,再到搬运重达十多公斤的货物,所得收入甚至无法覆盖往返的交通费用。

过去,的代购们曾是韩国免税业的重要支柱,但现在这一局面已有所改变。

小许曾多次往返韩国进行“人肉代购”,仔细核算过出差的成本。包括从河南到韩国的往返机票费用2000元币、住宿每晚约400-500元的支出在内,整个行程的成本大约在5000多元。她的利润却并不高,主要依靠的是赚取差价。

自出境游放宽后,小许已经四次前往韩国,但前两次的行程均以亏损告终。她表示,虽然之前客户多、单子多,每月甚至需要出境两次,每次带货量可达100公斤左右,月收入可轻松过万甚至达到两万。但现在购买的人少了,每次带货量仅剩十几公斤左右。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主打日韩代购的博主纷纷将赴韩代购形容为“夕阳产业”,认为其日渐衰落。

据韩国免税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韩国免税销售额创下年内新低,环比下降7.5%,这是连续第六个月的下降趋势。尽管消费者数量有所增长,但面向外国人的销售额已连续四个月下降。

具体到小许个人的观察,她发现身边的韩国代购们现在都在考虑转型。例如,有些人已经开始尝试进入直播领域,有些人则兼做国内的其他业务,如销售珍珠、鞋子、复刻包包等商品。

行业内的专家分析认为,除了期间的影响外,国内离岛免税等渠道的商品价格更具竞争力也是导致韩国代购业务减少的原因之一。对代购行为的监管加强也使得这一行业更加艰难。

与此的免税店在离岛免税市场上的表现引人注目。自2020年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以来,各免税店取得了显著的增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品牌间的低价竞争,免税店的利润空间也受到了压缩。

对于未来,小许和许多代购们都在寻找新的出路。他们是否能够成功转型?的免税店又将如何应对市场的变化?这些问题仍待时间的回答。

(应受访对象要求,文中涉及的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