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小乌龟会记仇吗


乌鸫,是鸫科鸫属的一种黑色鸟儿,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地区。在,从西北的甘肃,沿着秦岭一路向南,都可见其分布。近年来,华北地区的山东与河北,乌鸫的分布也在逐渐扩展。这是一种相当常见、分布广泛的鸟,与麻雀有得一比。

尽管乌鸫一身黑衣,貌不惊人,但它却是个多才多鸣的鸟儿。乌鸫能学百余种不同的声音,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百舌鸟”。在西方,人们同样喜爱乌鸫,认为它是高雅的乐者。在瑞典,更是将其列为国鸟,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很多人因乌鸫的黑色外表而将其误认为是乌鸦或八哥鸟。但实际上,乌鸫与这两种鸟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乌鸦的个头比乌鸫大得多,全身都是黑色,给人一种的感觉。而乌鸫则小很多,嘴和眼圈都是橙,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

八哥鸟的体型与乌鸫相近,但稍微大一点,也是一种黑鸟。它的区别主要在于头部、翅膀和脚。成年八哥的头上有竖起的羽冠,眼睛没有橙的眼圈,嘴巴也没有乌鸫那么鲜艳。八哥鸟的翅膀外侧各有一片白色羽毛,而乌鸫的翅膀则是全黑色。通过这些特征,很容易就能区分开两种鸟。

乌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鸟,成鸟的体长接近30厘米,比常见的画眉、绣眼鸟、红蓝靛颏等鸟大一些。它的食量也稍大,有“吃得多、拉得多”之称。但这种说法更多是因为饲料问题,用鸡饲料喂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换成画眉或八哥的饲料就会好很多。

最让人头疼的是,乌鸫有一种“撞笼、反生”的习性,即使是从小养到大,也难免会在笼里疯狂乱撞,这种现象被称为“反生”。有人称乌鸫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乌鸫的撞笼和反生,更多的是一种误解和不了解。

乌鸫的撞笼行为,在其雏鸟期和成鸟期有不同的原因。雏鸟期的撞笼是它们长大、准备独立生活的自然表现,而成鸟的撞笼则与其聪明、胆小的性格有关。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它惊飞乱撞。

为了减少乌鸫的撞笼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尽可能通过散养避开雏鸟的撞笼期;增强与乌鸫的感情,使其熟悉你的声音和存在,减少害怕的情绪;使用大笼子饲养、将鸟笼挂在高处、罩上笼布等方法也有助于减少撞笼;让乌鸫多见见世面,熟悉各种环境,也能减少因害怕而撞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