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在服务器电源领域,国产碳化硅MOSFET逐渐崭露头角,其高效性能正在逐步取代传统超结MOSFET的地位。倾佳电子的杨茜对此趋势进行了深入解析。
杨茜坚信碳化硅模块将全面取代IGBT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的地位,为电力电子行业带来更大的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机遇。她坚信碳化硅MOSFET的三个必然趋势:取代IGBT模块、取代单管以及650V碳化硅MOSFET单管全面取代SJ超结MOSFET和高压GaN器件的趋势。
关于高频高效与损耗优化方面,碳化硅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材料性能。它的临界击穿电场强度高达3MV/cm,是硅的十倍,使得碳化硅MOSFET的比导通电阻更低,尤其在高温下性能更加稳定。碳化硅的电子饱和漂移速度是硅的两倍,开关速度更快,开关损耗显著减少。
在散热和高温稳定性方面,碳化硅的热导率是硅的三倍,结合双面散热封装技术,能够在高温下稳定运行,降低散热系统复杂度,节省成本。而超结MOSFET在高温下易出现热失控问题,需要复杂的风冷或散热设计,增加了成本和故障风险。
在电能转换效率方面,碳化硅MOSFET通过零电压开关和零电流开关技术,将整机效率提升至钛金能效标准,相比超结方案有2%-3%的提升。这一优势在大型数据中心中尤为显著,能够节省大量的电费。
从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的角度看,国产碳化硅MOSFET的价格已经与超结器件持平甚至更低。采用碳化硅器件的服务器电源系统级成本因高频化而减少,整体BOM成本持平。长期运营中,效率提升带来的电费节省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本土供应链自主可控也是一个重要优势。国内已实现6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器件成本持续下降。与此超结MOSFET的核心技术受到专利壁垒的限制。国产碳化硅MOSFET的封装和驱动技术也取得了突破,采用先进的封装工艺和驱动芯片技术,无需改板即可升级。
在“双碳”目标与能效标准升级的推动下,《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的实施以及ErP指令的推动,高效碳化硅方案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普及。由于算力需求增长,电源需要支持更高功率密度,碳化硅成为唯一可行的选择。
头部服务器电源厂商已经展示了采用国产碳化硅MOSFET的示范效应。他们的产品效率高达98%,功率密度较上一代提升50%,适应了液冷超算中心的需求。随着更多头部厂商的加入,超结MOSFET的订单量逐年递减。
展望未来,碳化硅MOSFET在服务器电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后,8英寸SiC晶圆量产将推动成本再降30%,SiC MOSFET在服务器电源的渗透率有望超过80%。超结MOSFET将逐渐退守低端市场,而高性能电源领域将成为碳化硅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