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具有五个特点


今天(1月16日),在第三届新经济智库分论坛“2018新旅游30人论坛年会”上,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宋瑞向在场的媒体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该如何全面理解和定义新旅游?”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宋瑞对此给出了深入的解答,他指出,新的供给、需求以及新的供求关系共同构成了新旅游的核心。在宋瑞看来,新旅游展现了“六新”的特质,即市场新需求、产业新供给、竞争新态势、技术新支撑、旅游新功能以及新角色。其中,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的转变正在催生新的市场竞争格局。

在《新旅游30人论坛年度报告》中,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飞猪旅行总裁李少华揭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旅游消费文化已经从传统的节俭持家转变为追求享受生活。

这份报告也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年代人群对旅游的不同态度。例如,70后人群谨慎选择旅行方式,渴望体验自由;80后人群力图实现事业上的成就,追求旅行的便利性;而90后人群则全身心投入梦想,追求特立独行的旅行体验。

当前,旅游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最初的消除缺乏感转变为追求幸福感。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这已成为旅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根据《新旅游30人论坛年度报告》的预测,新旅游的发展将经历一系列阶段,包括网络化结构、数据化表达、生态化重构等。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如区域落差、旅游经济的不平衡、资源开发和获益的不均等。

商业创新的不足也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例如,一些地方依然依赖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服务孤岛化、业态零散混乱等现象仍然存在。面对这些挑战,只有加速需求释放并突破供给障碍,新旅游才能真正实现突破和发展。

随着行业的发展,新的趋势和风向标也在不断涌现。《新旅游30人论坛年度报告》作出的预测包括,更多将提供在线签证服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在旅游业得到广泛应用,极地旅游和探险旅游等将持续热门。我国航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有望超过国外航空公司,出游年轻化趋势加强,二孩家庭出游比例将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