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物品是存货吗
最近,网红猴哥宣布破产,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网友于这一消息,纷纷好奇拥有千万粉丝的头部网红为何也会走到破产的边缘。
其实,从财务角度深入剖析,猴哥的破产原因明朗清晰。猴哥的主营业务是二手车,但由于库存积压过多却无法顺利销售,最终被自己的库存拖垮。这一事件就像是网红盲目涉足二手车领域所交的“学费”。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关键词是“库存”。在房地产领域,随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制造业的特征,与汽车行业的相似性不断提升。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现在最应关注的核心指标便是“库存”与“库存周转率”,而传统的利润率、销售额等指标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正如我评价一个楼盘时,很少关注其产品质量、品质、服务等方面,而是站在财务的角度,关注其存货数量和存货周转率的变化。因为库存往往是公司倒闭的源头。
许多人对税收的认知存在误区,认为购买东西后自己就成了人。实际上,在国内,税收主要由企业承担,而非消费者。如果个人,则应在消费时缴纳,如餐饮消费中的税款。
企业的产品如果卖不动,就会产生库存。库存不仅意味着成本无法收回,还会导致企业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维护、保养和仓库管理等支出。长时间积压的库存,价格还会贬值,必须以更低的价格出售。这一进一出,企业面临双倍亏损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现金流断裂,破产倒闭。
在房地产领域,一些企业过去喜欢“捂盘”,通过延迟销售来推动房价上涨。随着房地产向制造业靠拢,这个操作逻辑已经行不通了。制造业的逻辑是库存越多,亏得越多,因此早卖不如早收现金流。
对于个人而言,库存也是沉重的负担。以房子为例,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房子的金融属性被削弱,更像是一件消耗品,持有的房子并不会带来持续的财富增长。就像汽车一样,新车一买回来就会贬值。普通人并不需要持有过多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