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信对找工作有用吗
今天来谈谈关于留学申请中的推荐信这一话题。我发现许多同学对推荐信存在一些误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推荐信的一些真实情况和建议。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推荐信。推荐信,也被称为recommendation letter或reference letter,通常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格式。提交两封是比较常见的,但也有部分院校或项目要求提交三封。理论上,任何愿意为学生说几句好话的人都可以作为推荐人,但考虑到推荐信的效果,我们通常都会选择比较有权威的人作为推荐人。
大部分同学会选择找自己的授课老师作为推荐人,这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选择。除了老师之外,实习领导或科研项目带教老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推荐信的主要内容是赞扬学生,同时还需要包括推荐人和被推荐人的关系以及认识的时间等,以便于阅读者能够评估推荐意见的可信度。
在撰写推荐信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推荐信不宜过短,也不应该泛泛地写一些无差别的评价。考虑到很多在位的正教授英语书写能力一般,许多学生选择自己代写推荐信,然后请老师签字。但即使是自己写,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避免过度夸大其词。
单个推荐人一般对学生不够全面认识,因此两到三封推荐信各有偏重可以更好地展示学生的特点。在实际申请过程中,我会根据推荐人的知名度和推荐的力度将推荐信分为两大类。如果推荐人在申请专业领域内是非常活跃的大牛,如世界知名院校的教授或学术发表活跃、引用率高的人,这样的推荐信会被视为牛推。而推荐信的推荐力度大、毫无保留的则被视为强推。
大部分申请的学生拿到的推荐信往往是强推而非牛推。针对这种情况,许多机构利用学生对推荐人的title和机构名气的重视,推出了一些背景提升项目。虽然这些项目的价格不菲,但仍然有不少购买者。这些项目的宣传往往承诺提供推荐信,因此很多学生为了获取推荐信而购买这些项目。但实际上,很多这样的推荐信都是模板化的产物,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