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12g有必要上16g吗


众所周知,手机运行内存的大小影响着其运行的流畅度。那么,是否有必要购买16G运行内存的手机呢?

在2023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答案可能是并不需要。我们考虑升级大运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手机使用体验更佳,并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极快。除了运存之外,手机的使用体验还与其处理器、电池、快充、屏幕等多种硬件紧密相关。

回顾过去五年,手机各项性能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比如,处理器性能已经大幅提升,电池容量的增长也让手机续航能力更强,屏幕大小的增加则满足了用户对大屏的需求。与此拍照、存储等性能也在不断进步。五年前的手机在诸多方面已经与现今的产品存在差距。

对于旗舰机型,可能还能较好地应对日常使用需求,而对于千元机,可能已经被放置在家中的抽屉里,或者已经被用作其他用途。经常更换手机的用户,可能并不会等到手机完全不好用才考虑更换。

实际上,手机的寿命因人而异,有人可能一年两换,也有人隔年换机,但通常不会超过四五年。选择运行内存应基于个人使用习惯,追求性价比,避免浪费。若打算长时间保留手机或希望其具备二手价值,可以考虑购买大内存版本。

那么,如何判断内存是否“够用”呢?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能运行的程序大小,二是能同时运行的程序数量。

对于运行的程序大这一方面,例如一部8G运存的手机,在除去系统和预留运存后,可用运存有3.43G。只要打开的程序内存占用不超过这个数值,原则上不会卡顿。对于微信和王者荣耀这样的应用,其内存占用较低,因此即使同时运行也不会卡顿。

至于能同时运行的程序数量,实际上大多数用户并不关心自己的手机后台能驻留多少个应用。尽管这会对手机使用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影响并不大。通常情况下,用户会定期清理后台应用,因此并不需要关注后台驻留数量。

总结来说,运存主要影响的是能打开多大程序的能力。在主流应用场景下,8G运存手机完全可以满足需求。对于一两年换机的用户来说,8G运存已足够;而对于三四年换机的用户,考虑上12G运存更为合适;至于更长时间的换机周期,则可能需要考虑更大的运存容量。

硬件只是手机性能的一部分。随着软件功能和体积的不断加大,未来的手机需求尚不可知。在选择手机时,除了运存外,还需考虑其他硬件性能以及个人使用习惯。至于是否需要购买16G运存的手机,这主要取决于个人需求和预算。如果选中端机型,在3000元以下,选择12G运存已足够,无需过度追求更大的容量。有些高端机型已经推出了16G+1T的组合,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重点可能更多在于存储空间而非运存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