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ai工具有哪些


前几日我曾撰文讨论了AI在制作开学第一课PPT方面的应用。

我反复强调,不应寄望AI能一蹴而就地完成PPT制作,AI的作用在于提高效率,而非替代人工。

在评论区,有朋友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

于是,这篇文章我想来聊一聊AI工具的实用之处,告诉大家在哪些场景中,AI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工作效率。

首先是在内容创作方面的应用。

第一个场景是生成内容大纲。

你可以尝试使用Deepseek或Kimi K1.5模型,这两个工具的效果都相当不错。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AI生成的大纲过于空泛或雷同。这其实是因为没有用好提示词。提示词是让AI完成高质量内容大纲的关键。

如果不会写提示词,同样可以求助于AI。

比如,当我们需要制作一份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调研报告时,很多人的提示词过于笼统。一个更好的提示词应该更加具体和明确。

第二个场景是资料查找与内容完善。

当内容大纲初步确定后,内容可能还不够丰富,这时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资料。

我推荐使用秘塔搜索,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生成全文内容。

应该将内容大纲中的每一个版块逐个放入搜索框,这样AI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填充内容。

第三个场景是流程图的制作。

当我们有了初稿内容后,如果需要把复杂的内容转化为可视化的流程图,也不必自己动手画。

可以使用博思白板的AI功能来实现。

第四个场景是图片处理中的抠图功能。

相信很多人在制作PPT时已经用到了类似的网页工具,如佐糖或remove.bg。

通过AI抠图,我们可以轻松地将图片主题提取出来,制作出富有创意的效果。

第五个场景是老照片修复。

在做PPT时,如果遇到灰白的老照片需要修复,可以上传到特定网站,AI会自动帮助我们进行修复,使图片在PPT中更加清晰。

第六个场景是生图生成。

对于语文老师等职业来说,如果不想使用画质较差的插画素材,可以使用即梦等工具。

通过输入提示词并上传参考图,AI可以生成符合内容主题的图片。

第七个场景是处理模糊图片。

如果因为图片太小而放大后变得模糊,可以使用特定工具进行放大处理,从而获得超高清效果。

第八个场景是拓展图片。

如果因为图片尺寸不够导致缺少留白空间或某些主题被裁掉,可以使用神采AI的扩图功能进行解决。

通过登录神采AI并选择扩图功能,上传图片即可实现拓展。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因为AI而产生焦虑。解决焦虑的方法是去了解AI的能力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