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成本怎么算
一、以下费用不应被计入存货成本,而应计入其发生当期的损益费用:
(一)对于因非正常操作导致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的支出(如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耗)
(二)仓储费用:当企业存储购入存货时产生的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生产过程中必需的仓储费用,其应当被视为存货成本的一部分。
(三)入库后的挑选整理费用,应归类于管理费用之中。
(四)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不应被计入外购材料的成本,而应被视为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
存货的计价方法
有四种常用的计价方式: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
1. 个别计价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假设存货的具体流转与成本流转相匹配(例如珠宝、名画等高价值物品)。每项存货的成本定价各异,销售时亦有所不同。
2. 先进先出法
此方法意味着先购入的存货应优先发出(销售或使用)。此法可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操作较为繁琐。若存货收发频繁且单价不稳定,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场价格,而发出成本偏低,可能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及库存价值;反之则可能低估。
3.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此法仅在月末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有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平时无法在账目中反映出发货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对存货的日常管理及控制带来一定困难。
4. 移动加权平均法
此法计算的单位成本为(原有库存的实际成本加上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除以(原有库存数量加上本次进货数量)。此法能及时让管理层了解存货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的结存存货成本较为客观。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例题来具体说明这些计价方法的应用。
【例题】甲公司2019年12月份A商品的相关收、发、存情况如下:
(1)期初库存600件,每件成本2万元。
(2)8日购入400件,单价2.2万元。
(3)10日发出800件。
根据以上信息,甲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A商品2019年12月份发出存货的成本为B元。
解析:根据先进先出法的原则,我们首先使用期初的存货发出,再使用后续购入的存货。通过计算,得出总成本为B元。
再比如,甲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A商品的成本。解析:此法需要不断调整加权平均单价,通过计算每次进货和原有库存的成本及数量,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再根据此单价和发出及结存的数量计算成本。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不同计价方法的应用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