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打料员工作总结300字


深入料场,观察砂石含水量,细致辨识砂子级配、含泥含粉状况。在生产线上,需密切关注主机电流的变化,低标砼时电流较小,高标砼则电流较大。

料场软稀时电流降低,料稠干时电流飙升;当水少剂多时,电流呈现上升趋势。通过下料口观察物料,注意下料过程中的胶皮状况,边缘滴浆应适度。浆体一线流下,表明料较稀;浆成片片,则料较干。

观察料台罐内情况,通过转动罐体几分钟,可判断料性。料性好时,慢转罐体,料自流,浆骨合一且柔软。叶片时出现粘浆,停转后不泌浮浆较少。若料稀,罐体上部会出现下浆雨的状况,这并非离析而是料偏稀。

当料散时,石子散落会发出滴滴声,料涩无浆则包裹性差。若料干,由于水欠剂少,砼难以流动。在工地爬罐看料时,需注意加水过多的料,骨肉分离,料成稀汤。料干料散、粉料不足会导致坍损快,寡石少浆的料也难以流动。

遇到“料反大”的情况,如黑浆黑泡浮于表面,说明料水料散流态差。砂粗剂多、灰差粉少也会导致料反大。当料结罐时,如见到仙气飘飘的砼成坨,可能是因为等待过长或凝时短。

观察泵斗中的料,通过泵斗入料看筛网情况,顺流下去的料剂量应充足。若料成堆挤入难打,可能偏粘或剂少;若泵斗两角飘水花、浮浆发亮,则可能是剂过量。

听声也可辨料,如泵管沙沙声表示料正常,泵管嘣嘣声则表示水过多。仓面看料也有诀窍,如料流裹石跑得远且不流不泌是好料。遇到成堆漫流难钻孔的砼料,可能是偏粘剂水少;满管出泵料不流,可能是水足剂少或有泵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