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资深记者 杨博
11月下旬的讯息显示,根据四川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中心的消息,经过长达两年的努力,大熊猫公园(位于四川雅安石棉片区)历史遗留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已圆满落幕,目前正处在精心养护的阶段。
在大熊猫公园建设的核心地带——雅安市石棉县内,这一独特的生态修复项目占地超245公顷,覆盖了跨越50多年采矿历史的区域。它横跨大渡河和南桠河流域,涉及板厂沟、广元堡和新康三个片区。
关于生态修复的历程
在修复工作开展之前,这片区域曾饱受荒芜之苦。在修复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他们通过反复试验,成功总结出了一套“五步施工法”,包括级配铺底、客土覆盖、三维网挂设、喷播植草、无纺布遮荫及防冲刷等措施。这套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因大规模矿渣堆积带来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和渗漏等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植被的存活率和施工效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板厂沟片区,通过实施“五步施工法”,项目主体工程比预期提前半年完成。为了更好地利用当地充足的日照条件,项目组还引入了光伏太阳能动力喷灌和自动施肥智能养护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的喷灌养护模式。这种创新不仅大大降低了养护成本,还确保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态修复的成果展示
通过不懈的生态修复工作,曾经的矿山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自然生态。治理区内现已繁茂生长着葛藤、川莓地果等20多种原生植物。土壤质量、气候条件以及整体生态环境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这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