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自己的四种方法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潼泾一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朋友与自我之旅》,旨在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我,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并关注心理健康。

活动伊始,社区网格员为每位孩子发放了纸笔。老师以满腔热情与孩子们展开互动,询问他们对“朋友”的见解。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心中朋友的模样。有的希望朋友擅长运动,能一同玩耍;有的则期待与友共同追剧,还有孩子认为朋友之间应当真诚相待。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回答,展现了他们对友谊的美好憧憬。

接着,老师以画圆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朋友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正如罗翔在《圆圈正义》中所言,再精确的仪器也无法绘制出完美的圆,友谊的标准亦因人而异。这一富有创意的讲解,让孩子们对友谊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过程中,有趣的互动游戏将现场氛围推向顶点。老师设定了游戏规则,要求孩子们对特定的数字和动作做出相反反应。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六位伙伴凭借出色的反应坚持到了最后。老师结合学习类型,指出他们是典型的感觉学习者。而其余容易受到数字影响的孩子们则更倾向于听觉学习,容易被动作影响的则是视觉学习者。

在最后的情绪体验环节,孩子们勇敢地走上台,生动演绎了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老师借此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这些情绪就像是控制自我行为的隐形的绳子。随后,孩子们拿起指偶,发挥想象力,赋予指偶“生命”,让它们“诉说”内心的想法,进一步加深了对自我和他人内心世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