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钢网上市可能性
辗转多年之后,找钢产业互联集团(以下简称“找钢网”)终于迈出了离上市之路更近的一步。
2月5日,找钢网成功通过港交所的聆讯,招银国际、汇丰及瑞银集团作为联席保荐人。该公司通过与境外特殊目的收购公司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合并,实现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同步发行不超过429,947,966股普通股。
找钢网的上市之路可谓历经波折。早在2018年6月,找钢网就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最终并未如愿。经过多次尝试和准备,终于在2023年重启上市计划,以De-SPAC模式与SPAC公司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合并。期间多次更新招股书,直至如今才通过港交所聆讯。
深入探究其招股书,我们会发现找钢网的上市之路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是营收波动的问题,找钢网在过去的几年里经历了亏损的困扰,累计亏损超过11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12年3月,当时联合创始人、王常辉及饶慧钢成立了上海钢富(找钢网前身),致力于开发的在线钢铁贸易服务。
近年来,找钢网经历了由重到轻的转型,并成功在基本完成了相关业务的转型。目前,找钢网主要提供综合服务,连接钢铁交易行业的参与者至其数字化平台,提供涵盖钢铁交易全价值链的一站式B2B综合服务。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找钢网是最大的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虽然其业务数据稳步增长,但核心财务指标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并不理想。
与此找钢网也面临着高估值背后的高负债问题。作为备受资本青睐的钢铁电商企业,找钢网在资本市场获得了多家机构的投资。公司股权架构中债务净额和流动负债净额的数据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资金流动性压力不容忽视。尽管公司离在二级市场“输血”目标更近一步,但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即如何盈利仍是公司破局的关键。长期来看,钢铁电商的盈利取决于多个因素如行业集中度提升、平台服务能力深化及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等。但在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利润率偏低的大背景下扭亏仍需时间与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