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宗商品暴跌原因


一、狂飙的历史高点:推波助澜的幕后力量

当商品价格如破竹之势攀升至历史高位,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力量角逐?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这背后的多重因素。

1. 货币洪流的推动力量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纷纷采取宽松货币,大量货币投放市场。这种货币超发为商品市场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当遇到供需缺口时,价格便瞬间飙升。例如铜价突破十年震荡区间,伦镍、原油等品种也经历了剧烈的波动。

2. 金融资本的狂欢之夜

金融资本在商品市场的狂欢愈演愈烈。在2022年的“妖镍”事件中,金融投资者的持仓占比超过70%,逼空行情使得价格单日。金融化程度高的品种,如原油、黄金等,更容易受到投机情绪的影响,与基本面产生偏离。

3. 预期博弈的陷阱

当市场陷入某种预期,价格便容易受到操纵。以2021年的动力煤为例,既有因素导致的供应收缩预期,也有贸易商投机囤货的需求。当市场陷入“越涨越买”的循环时,往往需要的强力干预来终结这一趋势。

二、黑暗中的曙光:历史底部的转机

在商品市场的极端低价背后,隐藏着绝望中的转机。让我们回顾那些历史底部的时刻,探寻其中的机遇。

1. 产能过剩的绞杀战

产能过剩是商品市场的一大杀手。例如,2015年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7%,全行业陷入亏损。同样,2023年碳酸锂价格的腰斩,源于全球锂矿的集中释放。

2. 需求坍塌的连锁反应

金融危机或市场需求骤降都会导致商品市场的连锁反应。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铜需求骤降,库存堆积导致价格暴跌。同样,房地产下行周期也会对螺纹钢价格产生深远影响。

3. 流动性危机的放大效应

在极端情况下,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会放大商品市场的波动。比如2020年WTI原油期货跌至负值,背后实际上是市场流动性的枯竭,技术面此时失效,情绪成为主导力量。

三、穿越周期的密码:识别关键信号

要想在商品市场中穿越周期,必须学会识别以下五大关键信号:

1. 库存周期的变化,如螺纹钢库存的同比变化往往预示市场走势。

2. 期限结构的逆转,通过观察某些商品的期货结构变化来预测市场趋势。

3. 的拐点,调整往往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4. 资金流动的情况,如CRB指数持仓量的变化往往对应市场的中期顶部。

5. 跨市场的验证,观察不同市场之间的关联度,如美元指数与黄金的关系。

四、教训:警惕这些陷阱

在商品市场中,有些坑我们必须警惕。比如:

1. 苹果期货逼空事件中的风险信号。

2. 纯碱暴跌背后的需求预期落空。

3. 碳酸锂价格腰斩与产能过剩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