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芭比娃娃的专卖店
近日,湖南博物院汉文化博物集迎来了一波新的文创产品上新。熊韵婧,作为三湘都市报的全媒体见习记者,目睹了这场新奇而别具一格的文创盛宴。
“偶人抱抱”、“煤球猫猫”主题的帆布袋和版画等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其中,“偶人抱抱”和“煤球猫猫”两款毛绒玩偶更是成为了焦点话题。
在湖南博物院之外,三湘都市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全国各地的众多地方也纷纷推出了毛绒材质的官方文创产品。那么,为何毛绒文创产品能够迅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呢?
文创界的治愈系元素
在湖南博物院的汉文化博物集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偶人抱抱”和“煤球猫猫”这两款玩偶。据产品负责人赖程介绍,古人认为偶人能够辟邪驱魔,确保墓主人的安宁与福祉;而狸猫被认为有震慑老鼠的作用。同样,这些文创玩偶也蕴保护与镇定的寓意。
不仅如此,其他地区的文创玩偶如北京糕点品牌稻香山的毛绒山楂、西安的特色塔形玩偶、广州的早茶点心以及新疆的“馕来了”等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欢迎。
毛绒文创:拉近人与文化的距离
从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出,文创玩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来自南京的王女士特地乘坐近5个小时的高铁来到湖南博物院购买“偶人抱抱”。她表示,这个系列在线上很难买到,而且相比书签和冰箱贴,文创玩偶在更多场合都能使用,尤其是那些带有食物元素的玩偶还增添了趣味性。
赖程表示,毛绒玩具作为消费大类,是经过市场反复验证的产品。几乎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有玩偶陪伴,无论是小时候的芭比娃娃还是长大后的毛绒文创玩偶。
她进一步认为,可爱的文创玩偶不仅拉近了人与文化之间的距离,也反映了国人对文化自信的进一步追求。通过这些玩偶,人们可以了解当地文化并获得丰富的“情景化体验”。
美好寓意的商品备受追捧
从冰箱贴到徽章再到如今的毛绒玩偶,博物院的文创创意不断推陈出新。那么,文创玩偶的热度能够持续多久呢?
赖程认为这类产品在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她指出,毛绒玩具多年来在市场上的存在证明了人们对它的高需求。而文创玩偶则是将形态从IP转向文化的一种体现。当产品研发与人的需求相结合时,文化与产品的融合不仅体现了文化和审美的普遍性,还更好地实现了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