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工地的人最终的下场
在工地,确实常被误认为仅见两种女性形象——老板的妻子与烹饪的大妈。每一处建筑奇迹的背后,都少不了独特而坚韧的“我们”。时光荏苒,我已身处工地两年,作为部门中稀有的女性存在,项目部仅有的几位女性之一,我深感与工地上其他女性的情感共鸣。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那些在工地上的女孩们的故事。
我们的工地结构独特,搅拌站与项目管理部门分属不同公司。于是,那里有位专管金钱账目的会计——小杨。初识时,她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这份工作充满期待。她以高于市面薪资的七千元月薪吸引而来,无需负担额外的生活开销。她未曾预料到这里的艰苦环境与孤寂生活。在经历了风雨和尘土的洗礼后,她在坚持一年后选择了转变。她开始了远程办公的生活,尽管每次往返市里和山里项目部的三小时车程充满挑战,但她依然每月坚持来此结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她最终选择了离开,进入了市里的工作。
我还记得另一位姐姐,她有如钢铁般的毅力。她在工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后,选择了回家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生完二胎后,她的身影便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我猜想,她或许选择在家中相夫教子,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和宁静。
张姐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她的到来源于与业主公司的关系。起初,她在质检部担任资料员一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态度逐渐变得无所顾忌。在办公室里,她常常谈论同事和领导的八卦。尽管大家都理解她是女性,不愿与她过多计较,但她的行为还是引起了不满。最终,领导为了维护和谐的工作氛围,安排她独自一间办公室。而当她的丈夫因工作原因驻扎到我们工地时,张姐便有了二胎的喜讯。她在期间更是无人敢轻易招惹。
尽管工地生活有时充满挑战,但并非如外界所描述的那样艰难。工地的环境因项目而异,有的工地环境良好。女性在工地上的稀少主要是因为环境的严苛和工作的特殊性质。当看着施工员们频繁往返于工地与办公地点,虽然出发时显得整洁而帅气,但归来的形象难免满身灰尘、略显憔悴时,便可以想象并不是每个女孩都能忍受这样的工作环境。许多女孩最终选择离开工地,回归城市的繁华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