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维目标指的是什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扮演着导学的角色,同时也指导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评价过程。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目标设计的顺序呢?理论上讲,我们应该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再深入剖析教学内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深入研究某一具体教学内容时,如果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的实践做法通常是先分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再据此制定教学目标。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想谈谈如何准确表述教学目标。从过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表述也在不断地演变。以往我们在写教学目标时,常常使用诸如“了解”、“理解”、“掌握”等词汇,这些词汇所表达的教学意图较为模糊,过于抽象,无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导学、导教、导评价中的功能。我认为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更加具体、实用。
以数学中的“差角公式”一课为例,我会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联系已学知识(如向量法)与差角公式,阐述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2. 学生能够详细描绘出差角公式的推导过程。
3. 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计算出非特殊角的余弦值。
在数学学科中,学生深度学习的最终结果必然体现在他们的精确表达上。在数学课堂上,我们更应当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实际操作能力,如他们是否能够规范地进行计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角度,这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