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自持是什么意思


星撰文

房地产行业内正掀起一场新一轮的土地“暗战”。特别在11月16日至17日,北京的四宗地块上,“限房价、竞地价”的策略下,出现了住宅部分全部由房企自持的局面,这一现象在行业内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一位资深房地产业内人士坦言,北京市此次的土地出让方式对整个行业具有显著的风向标意义。

住宅部分的百分之百自持,无疑打破了传统的盈利模式,迫使开发商们寻找新的收益途径。针对这种情况,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迅速发表观点,提出开发商可能会引入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作为新的操作模式。经过房地产报记者的多方了解,许多开发商对未来的盈利模式仍感到迷茫,甚至抱着赌转机的心理。一位接近万科的人士表示,虽然是一种策略,但并不能称之为模式。

在接受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另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表达了担忧:“北京的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开发商拿地已陷入非理性状态。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盲目拿地只会带来风险。”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分析师康芃也指出:“在收益受限的情况下,开发商需要提高产品规划和物业自持运营的能力。大多数开发商表示,按照传统的操作模式很难盈利,而且收益率低、投资回收期过长。”

北京某地产公司的副总经理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开发商之所以会竞争到住宅百分之百自持的地步是出于无奈,短期内想要盈利很难,可能只能长期持有。未来或许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途径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或者期待的调控在未来有所松动,以缩短限制出售期。

知情人士向房地产报记者透露,许多开发商对未来的盈利模式并不确定,普遍采取先拿地再与部门谈判的策略。目前拿地的开发商主要是大型房企、国企和央企。

当前,开发商面临几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的住宅租售比非常高,以北京市场为例,租售比达到1︰656,意味着租金回报远远低于销售回报。在租金低迷的情况下,开发商试图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寻求突破,但往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按照当前的居住习惯,租房周期较短,难以提供稳定的租金回报。这些都为开发商的盈利模式探索带来了新的挑战。

康芃介绍了一种可能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开发商可以将这部分资产打包上市,类似于的操作方式,门槛相对较低,有利于吸引中小投资者。开发商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回收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并向投资者分红。也有人认为REITs只是一种变相的融资策略,与盈利模式有本质区别。一位接近万科的人士表示,跨界分割式合作只是运营手段和策略,不能视为稳定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