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的幽默称呼


“‘纨绔子弟’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在各种场合频繁被提及,又为何带着些许难以言说的意味?”

在古代,“纨绔子弟”是特定人群的一种标识。这其中的“纨”,代表一种精致的丝织品,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消费得起。而“绔”,则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裤子。结合起来,“纨绔子弟”一词最初指的是那些穿着华丽丝织品裤子的富家公子。他们自小便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无需为生计发愁,整日游手好闲。他们要么提着鸟笼悠闲地在大街上散步,要么聚在一起饮酒作乐、斗鸡,无所事事。

以西晋时期为例,当时社会上涌现出大批这样的“纨绔子弟”。石崇与王恺的斗富行为便是一例。石崇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连家里的厕所都装修得极为奢华,还安排伺候客人上厕所,客人上完厕所还得换一身新衣服才能出来。王恺也不甘示弱,用糖水刷锅,用丝绸做道路两旁的屏障,两人间的比拼毫无意义。这些所谓的“精英阶层”,将精力都放在了奢靡享乐之事上,对于的治理和百姓的生活漠不关心。这也为西晋后来的衰败埋下了隐患。

虽然近现代的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纨绔子弟”的影子依然存在。有些富二代、官二代,依靠家庭的资源和财富,在外面肆意妄为。开着豪车飙车,惹是生非,觉得有父母撑腰,。这种行为不仅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也让社会对他们这个产生了负面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