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桩不进行二次清孔
一、名词解释
旋挖钻:一种用于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地的基础施工工程。它能配合不同钻具,适应于干式(短螺旋)、湿式(回转斗)及岩层(岩心钻)的成孔作业。
端承桩:主要依靠桩端处地层的竖向抗力提供桩的垂直承载力的桩。其不考虑桩身侧面与土间的摩阻力作用。
二、主要施工过程及细节
施工总体安排与施工流程:
1. 护筒的选择与安装:
护筒采用16mm钢板卷制,内径比设计桩径大0.2—0.4m,上下口外围加焊加劲环。
护筒长度不小于1.5倍桩径,安装时通过钻机扩大桩孔并压入钢护筒。
护筒顶高于原地面0.3m,以便钻头定位及保护桩孔。
2. 钻机的就位与调整:
检查钻机性能状态,确保正常工作。
根据测放的桩位确定钻机位置,保证其稳定并调平。
3. 钻头选择:
土层双底捞砂钻斗:适用于淤泥、细砂、粉土、粉质粘土、粘土及部分类土质软岩。
嵌岩双底捞砂斗:适用于卵、碎石层及中等风化的类土质软岩。
筒钻:适用于中等风化砂岩及硬质环切岩层。
嵌岩螺旋钻头:适用于孔内硬质岩层破碎和部分胶泥地层。
平底钻头:用于清除孔底沉渣,确保桩底沉渣满足规范。关于护筒的注意事项包括其内径、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的重合度、定位方法、埋深以及护筒连接处的质量要求等。施工过程中应依据地质情况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进工艺,注意泥浆的性能指标调整和回收处理。端承桩成孔后的入岩深度和孔底沉渣对桩基承载力有决定性作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灌注混凝土时的细节和质量控制也非常关键。
工程机械与工艺细节
护筒: 其内径、埋深、安装方法及与钻机的配合都至关重要。
钻孔与泥浆: 依据地质情况选用适当的钻进工艺,注意泥浆的性能调整与回收处理。
钢筋笼与混凝土: 钢筋笼的下放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桩基质量的关键。
检测与验收: 桩基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桩身完整性和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检测,确保质量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