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跟正常人不一样
每个人都在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构建独特的思维模式,并用此模式去解读这个世界。由于思维模式存在多样性,同样一件事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结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说,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真正顶尖的人改变思维模型。他们之间的差别,归根结底在于思维模式完全不同。
接下来分享几个关于思维模式的有趣故事。
是关于图书馆搬迁的问题。大英图书馆准备将书籍从一个旧楼搬到新楼,这是一项非常繁琐且成本高昂的任务。如果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可能会考虑雇佣更多的人或者寻求其他部门的帮助来完成这项任务。一位年轻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他提议借阅者免费借阅图书,但必须从旧馆借出,再还到新馆。通过这种“还书”的思维方式,他成功地解决了搬书的问题,并且自己也因此成为了百万富翁。你看,同样一件事,拥有不同思维模式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是微软员工餐厅的故事。微软公司发现午餐供应商有时提供的餐食质量不佳。通常人们可能会要求供应商提高质量或换一个大厨。但微软采用了一种更巧妙的方法:他们引入了竞争机制,让两家供应商轮流提供服务,并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来决定哪一家继续提供服务。这种方法有效地激励了供应商提高服务质量,并且大大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顶级优秀的人善于运用共赢的竞争思维来解决问题。
再来说说关于个体思维和流程思维的差异。小了一家兰州拉面馆,为了激励拉面师傅的工作积极性,他最初采用了每碗面给予提成的方式。这种方式导致了牛肉的过量使用和成本的增加。小张后来尝试采用固定高薪工资的方式,但结果却导致了拉面师傅工作积极性下降,面质不稳定,生意逐渐下滑。小张通过设定目标销售额、利润分享和流程规范的方式,成功地将拉面品质从依赖个体转变为依赖流程,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样的困境,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顶级优秀的人呢?除了解决问题的方式需要转变思维模式之外,还需要打开“思维转换”的开关。这里有两个建议:一是多读书、多、多旅行。每本书都是一套思维模式,通过读书可以学习到更多不同的思维方式;认识的人越多,越能意识到自身思维模式的局限性;旅行也能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智慧。二是要把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里,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这样才能做出更合适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