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接地线方法
电能为我们做出贡献的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例如发生触电,并由此导致人身伤害,甚至死亡。在国外,早在1889年,欧美许多就已经认识到电能对的危害。如今,我们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电,如何安全地使用电能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和方法,这其中就包括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处理。对于未接地线的电气设备,我们也总是提醒大家要接地。那么,什么是接地呢?接地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二。
在用电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采取多种接地方式,例如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等。这些接地方式都是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是一种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
虽然操作看似相同,但其实每种接地的作用和特点却不尽相同。
电气的接地形式与接地规范:电气设备接地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及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安全措施。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外壳或金属底盘与接地装置进行电气连接,利用大地作为电流回路,以便将电气设备上可能产生的漏电、静电荷和雷电电流引入地下,防止触电,保护设备安全。
接地装置是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的。其中,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被称为接地体,与接地体连接的金属导线被称为接地线。
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带电部分是绝缘的,不应带电。但如果电气设备内部绝缘体老化或损坏,与外壳短接,金属外壳便会带电。如果金属外壳没有接地,当操作人员触碰金属外壳时,便会有触电危险。如果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由于接地电阻相比电阻很小,所以大部分短路电流会经过接地装置形成回路,电流就会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流过的电流就会大大减小,对的安全威胁也就大为减小。
接下来介绍几种常见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形式: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和接地等。
保护接地适用于不接地的电网系统,在该系统中,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可能出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均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工作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中性点接地,其主要作用是保持系统电位的稳定性。防雷接地主要是将避雷器的一端与被保护对象相连,另一端连接接地装置,以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雷击的发生。防静电接地是将对静电防护有明确要求的供电设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并将金属外壳直接接触防静电地板,用于将金属外壳上的静电电荷释放到大地。接地是为了防止电磁干扰而在体与地或干扰源的金属外壳之间所采取的电气连接形式。
那么,接地电阻是多少才是安全的呢?实际上,接地电阻的大小应根据不同的设备和系统来确定。在路灯照明系统中,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4欧。对于工作接地(接零保护)、保护接地来说一般规定其电阻不大于4欧姆即可。对于防雷设备而言冲击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等于10欧姆以满足要求。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土壤电阻率、设备规模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接地电阻值以保障安全。此外还需要注意各种接地的工艺要求如跨接处理连接螺栓的规格等细节问题以保障接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后关于防雷接地电阻的标准值一般应小于等于1欧姆以保障防雷设施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