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乃施工之利器,安全管理之重点。为确保施工安全,其管理细节不可忽视。
一、关于钢管:
采用Φ48.3×3.6的钢管作为脚手架主要构件,其规格需据实计算。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得超过25.8kg,以保证搬运与安装的便捷性。
二、脚手板方面:
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其单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以确保其承载力。木脚手板的厚度应不小于50mm,而两端则采用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各设两道箍,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
三、扣件相关:
扣件分为旋转、直角、对接三种,且在螺栓拧紧扭力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以确保脚手架的连接牢固。
四、型钢悬挑梁:
型钢悬挑梁宜选择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其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以保证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
五、脚手架构造:
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并按照规定接长。对于不同的部位,需设置横向水平杆、纵向扫地杆等,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重力。
六、脚手架的布局与固定:
连墙件的位置与数量需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而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则应呈水平设置或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以提高其抗倾覆能力。
七、安全防护措施:
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宜过大,当距离超过规定值时,应采取封闭防护措施,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八、其他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需时刻注意脚手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识别与排除。对于一次悬挑脚手架的高度要严格控制,不得超过规定的高度。
隐患识别及处理
定期对脚手架进行安全检查与隐患识别是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环节。常见的隐患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松动、锈蚀、承载力不足等。对于发现的隐患,应及时采取加固、更换、拆除等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