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店选址的步骤
商家选址需进行全面细致的基础评估,此评估过程是新店选址的核心步骤。评估涵盖了关键指标,为选址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基础评估概述
评估指标囊括租金月商比、立地条件、店址所在商圈类型、面积、店宽、路宽、时均人流量、车辆停靠及接近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以确定最佳店址。
二、具体评估指标详解
1. 租金月商比
此比值反映租金与营收的合理性。一般而言,若连续数日的营业额无法覆盖月租金,则建议重新考虑店址选择。
2. 立地条件
立地条件最佳位置通常位于主要道路的交叉点,如十字路口、T字路口及三岔路口,这些位置能最大程度地吸引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
3. 商圈类型分析
商圈类型分为城市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零售商场及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多种类型。在选择店址时,应先考虑城市商业中心,再逐步拓展至其他类型的商圈。
城市商业中心:主要服务于周边五分钟步行距离内的居民和上班族。
社区商业中心:主要服务于附近居民、写字楼及学校等区域。
零售商场及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同样需考虑其周边五分钟步行距离内的潜在客群。
其他封闭通路:需考虑车站、机场、游乐园等地的旅客及工作人员为主要客源。
4. 店铺面积与规模
面积大小直接影响营业额。便利店业态通常分为小型(70平米以内)、中型(70~80平米)及大型(80平米以上)三种规模。
5. 店宽与路宽考量
店宽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避免因过窄给人以小杂货铺的印象。路宽则需考虑交通流量及接近性,双向道且无护栏的路宽为最优选择。
6. 时均人流量预估
新店址门前的人流量是关键指标之一,预估平均每小时人流量2700以上为最佳。
7. 车辆停靠便利性
需考虑店铺周边是否便于停车,包括汽车、摩托车及脚踏车等交通工具的停靠设施。
8. 接近性及无障碍通道
店铺位置应便于顾客进出,无过多的人工或天然障碍。无障碍、无台阶及有独立出的地方为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