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一天吃多少植物油


对于许多成年人而言,猪油承载着儿时的食物记忆,那独特的“猪油捞饭”滋味令人难以忘怀,节日烹制猪油的传统也仍在延续。

近期,有一些观点声称猪油不健康,会加剧心血管疾病,应当避免摄入。橄榄油等植物油成为了餐桌上的新宠。那么,这些观点是否准确?我们又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用油呢?

针对这些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卞华伟教授为我们进行了解答。

关于猪油是否健康的问题:

在市民的餐桌上,油类一般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卞华伟介绍,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对食用油的选择也更加重视。食用油一般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种成分,每种成分对都有独特的作用。选择何种油要根据个人的健康需求来决定的。

就猪油而言,其主要由饱和脂肪酸构成,适量食用可以提供能量,并有助于激素代谢。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可能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升高,从而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对于心脑血管患者而言,建议减少猪油的用量。

关于植物油的选择:

既然猪油容易储存脂肪、生成胆固醇,那么是否应该完全摒弃,改用植物油呢?目前,这种观点在一些人群中较为普遍,特别是在橄榄油、茶油等新宠植物油中尤为明显。

在专家看来,这些观点是片面的。卞华伟介绍,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植物油的二者比例会有所不同。例如,普通花生油、豆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约占三成;而在橄榄油、茶油中,这一比例可高达70%。

过多饱和脂肪酸确实容易产生升高血脂和胆固醇的风险,而多不饱和脂肪则具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的好处。并非越多越好,因为不饱和键越多,被氧化的风险也越大,容易产生过氧化物,进而促进衰老、形成和细胞衰亡。

单不饱和脂肪相对于前两者更为“温和”,既不会增加血脂的风险,也不容易被氧化。橄榄油、茶油因含单不饱和酸成分多而受到推崇。

无论是单一使用植物油,还是推崇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橄榄油、茶油,这些观点都是有所偏颇的。卞华伟强调,以单一成分取代其他成分并不明智,因为这意味着被替代成分的好处也被一并剔除了。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用油呢?

卞华伟建议,可以根据个体情况来定。对于一般人而言,每日脂肪的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30%以内,其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各自应占10%。对于有特殊健康需求的人群,如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人士、高血压、高血脂人士等,需要调整脂肪酸的比例。

卞华伟强调,不需要过分强调单个成分,食物摄入能量中三种脂肪酸的比例应尽量维持1:1:1的平衡。日常生活中的食用油可以轮换使用不同的种类,避免长期摄入单一脂肪酸成分高的油类,注重均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