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报酬率计算公式


2024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章节概览

第九章 企业投融资决策及重组(核心知识点)

一、营业杠杆理解

营业杠杆反映了息税前利润对销售量变化的敏感度。当营业杠杆较高时,意味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因为息税前利润随销售量的变化更加显著。相反,较低的营业杠杆表示企业受销售量变化的影响较小,经营风险相对较低。

二、资本结构理论深入剖析

1.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包括净收益观点、净营业收益观点以及传统观点。

2.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重点考虑代理成本理论,即债权比例过高可能引发监督成本的问题。还有啄序理论,即企业倾向于按照内部筹资、外部债权筹资和其他股权筹资的顺序进行。

3.动态权衡理论和市场择时理论:动态权衡理论强调调整成本的重要性,而市场择时理论则关注市场时机,决定是在高估时增发还是低估时回购。

三、资本结构的决策策略解析

1.资本成本比较法: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选择综合成本率最低的筹资组合方案。

2.每股利润分析法:当企业的实际EBIT(息税前利润)大于无差别点时,选择资本成本固定型的筹资方式较为有利;反之,则选择资本成本非固定型筹资方式。

四、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概述

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和平均报酬率。投资回收期反映了收回投资所需的时间,而平均报酬率则用于决策时筛选方案,只有高于必要平均报酬率的方案才能入选。

五、贴现现金流量指标详解

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内部报酬率和获利指数。净现值为正说明未来投资的总现值大于初始投资;内部报酬率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获利指数则用于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值的项目。

六、项目风险的衡量与处理方法

调整现金流和调整折现率法是衡量项目风险的两种主要方法。

七、长期股权投资的特征

长期股权投资是以股东名义将资产投资于被投资单位,并取得相应的股份。投资者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的权益以及承担相应的风险。

八、企业并购的类型

企业并购可按双方的业务性质、是否友好协商、是否利用被并购企业自身资产以及并购的实现方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划分,包括纵向并购、横向并购、混合并购,善意并购、敌意并购,杠杆并购、非杠杆并购,协议并购、要约并购、二级市场并购等。

九、并购的协同效应

并购能够实现管理协同、经营协同和财务协同,这种协同效应被称为“管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