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不允许预提费用
关于预提费用科目的理解与应用
预提费用科目是企业预先提取但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属于负债类科目。在新会计准则下,该科目已被逐渐淘汰,原先归于预提费用的业务现在应纳入“其他应付款”科目中处理。
预提费用科目的运用涉及两个重要时点:预提费用时和实际支付费用时。在预提费用时,企业需根据预计将要发生的费用进行会计处理。具体来说,需借记诸如“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同时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这样做是为了反映企业预期的负债增加。
以一个实例来说明,假设企业采用后付租金的方式租用办公场所一年,每月租金为10000元,总租金在合同期满时一次性支付。在租约期间,每月末企业虽未实际支付租金,但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计提当月租金费用,即借记相关费用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这样做是为了提前反映企业的费用支出情况。
等到合同期满,一次性支付一年租金时,企业再根据实际支付的总金额进行会计处理,即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这样,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而其他应付款也相应减少,反映了实际支付的情况。
预提费用的处理还需要注意多提或少提的情况。若多提了预提费用,需借记“其他应付款”,贷记相应的费用类科目,进行平衡调整;若少提了预提费用,则需将差额计入相关费用中,涉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