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双渠道逆向供应链定价策略


SCOR模型,全称为Sup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中文简称为“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该模型最早由国际供应链协会(SCC)于1996年提出,至今已发展到第12个版本。

国际供应链协会(SCC)在后续的发展中,于2014年被并入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并在2019年更名为国际供应链管理协会(ASCM)。

最新版本的SCOR模型围绕着供应链的六个基本管理流程进行运作,这六个流程包括:计划、采购、制造、交付、退换修和赋能。它将业务流程、绩效指标、企业实践和人员职能衔接到一个统一的、跨功能的系统框架中。

SCOR模型覆盖了以本企业为中心,涵盖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及客户的客户在内的整个供应链上的主体。

SCOR模型的原理在于,它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沟通语言、参考模型和诊断工具,为供应链上下游节点企业提供有效沟通而设计的流程参考模型。它能够帮助管理者聚焦问题,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全流程贯通的供应链解决思路,是目前最经典的供应链基础理念和运作管理工具。

由于模型理论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和运用。本文尝试以炒菜为例,生动阐述SCOR模型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为大家在供应链实践中提供灵感和帮助。

一、计划

这里的计划,是指规划“需求和供应”的一系列供应链活动。通过确定客户需求、供应资源和建立流程的沟通链,平衡需求和供应资源之间的关系,制定策略和行动方案来缩小差异,以确保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

客人进入饭店,坐下后点了一份宫保鸡丁。服务员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并进行确认。后厨则需要根据需求进行食材的采购和准备。

二、采购

采购是指为满足内外部客户需求而从供应市场获取相应的商品和服务的一系列供应链活动。包括品类管理、供应商开发与管理,建立定价、质量、交期、收货、验收、付款等交易流程。

以饭店为例,当食材短缺时,饭店需要向供应商紧急采购。而在采购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确保食材的质量和交货时间。

三、制造

制造是指将购进的商品或服务,通过加工转变为新的商品或服务,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实现增值的供应链活动。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客户需求变更、改动过大导致返工等问题。

以宫保鸡丁为例,大厨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客户中途更改菜品的口味或添加新的食材等需求变更。这时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调整并尽量满足。但同时也要考虑改动成本和对供应链的影响。

四、交付

交付是指按照客户需求,落实商品或服务的交付时间、地点和数量,建立“进、出、存”仓储机制,最终安排物流将商品或服务进行运输、配送和交付的供应链活动。

在饭店的例子中,后厨需要将制作好的菜品及时交付给前厅的客户。如果交付不及时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可能会影响客户满意度。这时需要与物流和客户沟通确保顺利交付。

五、退换修

退换修是指供应链中的售后处理环节,包括退换修机制、逆向供应链等。当客户对商品或服务不满意时需要进行退换修处理。

如果客户对菜品不满意可能需要退换修处理饭店需要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如换菜或退款等以确保客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