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草稿消失了怎么回事
脉脉CEO林凡引领公司迈向新的浪潮。
2月16日,林凡在业界会议上指出,行业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直接招揽和直接谈判模式,这已无法满足现今的人才供需匹配需求。他强调,消费点评改变了消费模式,同理,公司点评也将深刻改变模式。在今年春季季,脉脉推出了企业点评系统,并提倡“先看点评,再找工作”的新理念。
新功能的推出不久就引发了广泛争议。许多网友担忧企业点评系统会出现主观片面、恶意刷屏等现象,对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针对这些媒体和网友的关切,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在微博上发表了长文回应,坦然接受所有的批评和建议,并澄清了一些误解。针对刷好评和水军问题,他表示公司目前的策略是强化身份认证,只开放给现任员工和前任员工使用点评功能。
看似是一项积极有益的尝试,为何却引发外界诸多质疑,甚至引发脉脉CEO的长文回应。
▲林凡公开回应争议
关于差评公司是否能真正消失的问题。脉脉以“让差评公司消失”为口号,对标“大众点评”。但现实情况是,脉脉“职场八卦”“互联网公司茶水间”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从各种职场到社区氛围的问题,网友称脉脉与所谓的“高大上”定位背道而驰。
脉脉的新模式,一方面确实将普通员工提升为制高点的“评委”,赋予用户更大的话语权和监督权。但狂欢之下,评价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令人质疑。越来越多的八卦爱好者在脉脉,而那些曾煞费苦心邀请入驻的行业大V却在逐渐退场。
声称让差评公司消失,更像是一句充满挑战意味的口号。脉脉此举无疑主动将自己置于漩涡之中。按照脉脉的产品设想,“企业点评模式”应该是真实客观与有用有料的结合。但在实际操作中,点评模式注定与内容社区存在冲突。用户通过在线分享消费体验,影响其他用户的消费判断,这一过程极易被商家或卖方通过各种手段操控。在这一背景下,脉脉的解决策略是强化身份认证,但目前尚未找到完善的解决策略真正破除顽疾。
推出企业点评系统的初心虽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抵挡“人性”的影响。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种点评体系筑起了一种权力结构,现实生活处于底层的员工突然被安放到“食物链顶端”,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个人对同一岗位的适应程度和体验都完全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在现实中扮演“弱势”角色的员工,在网络空间中可能以匿名身份肆意狂欢和宣泄,以此获得心理补偿。但这种补偿也存在一定冒险性,网络社区的匿名性很可能让这种补偿游走在非理性和边缘。
对于企业而言,脉脉从来不是一个讨喜的平台。从成立以来,脉脉就因侵害名誉权收到多家互联网公司的起诉。为保护言论自由不惜站在企业对立面,已经成为各大互联网PR最头疼的平台。在缺乏完善的运营规则和策略的情况下,脉脉需要停止一切冒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