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条形码识别商品价格
朋友们,在超市购物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你拿着商品去结账,收银员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后,是如何确定货物价格的?条形码里究竟藏着哪些信息呢?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直接将商品价格储存在条形码里不就好了吗?这样收银员一扫描,商品价格就出来啦。但真的这么简单吗?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
条形码有多种编码规范,通常商品上使用的是EAN码。这种条码只能存储数字,而且长度固定。简单的想法如用条码表示商品价格(包含小数点)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行的。
有些朋友可能会想到用特定的数字组合来表示信息。例如,条码的第一位可以表示是否包含小数点等信息。但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条形码的数字长度有限,不能覆盖所有商品的价格。当顾客购买多件商品,或发生价格纠纷时,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了。它无法明确对应每个商品的价格,也无法提供购物小票。
那么,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呢?商品信息与条码之间又是如何关联的呢?
实际上,很多超市采用了一种借助服务器的方法。在商品进入超市时,它们会被统一编码,这个编码就像身份证号一样,是唯一的。这个编码与商品的各种信息,如名称、价格、生产厂商和出厂日期等都会一同被存储起来。
当收银员扫描条形码时,会解析出这个独特的编码,并将其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通过这个编码在数据库中查找相应的商品信息和价格。对于多个商品的扫描,电脑会自动计算总价,并打印出购物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