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尾矿重选设备
摇床是一种用于重选设备的选矿工具,其工作原理在于倾斜的床面上进行往复摇动,并联合横向水流进行选矿。当矿浆从摇床的给矿端注入时,锡尾矿中的颗粒会在床面的摇动和水流的推动下,按照其密度和粒度进行分层,并沿不同方向移动。密度较大的锡矿物颗粒移动速度较慢,逐渐富集于精矿端,而密度较小的脉石矿物则被水流和床面摇动带向尾矿端。
摇床适用于处理细粒级锡尾矿,其粒度范围通常在-2mm至+0.037mm之间。对于过粗的颗粒,床面上的分层和移动效果会受到影响,易出现颗粒堆积;而对于过细的颗粒,容易在水流中悬浮,导致锡矿物的损失。
摇床的特点和优点在于其分选精度高,能够有效地根据密度和粒度将锡矿物与脉石矿物精细分离,得到品位较高的锡精矿。摇床操作灵活,可以通过调整冲程、冲次、床面坡度、水流速度等参数来适应不质的锡尾矿。而且,摇床的设备结构相对简单,投资成本低,运行过程主要依赖电机驱动床面摇动和水流冲刷,能耗较低。
摇床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其处理能力相对较小,每台每小时的处理量大约在1至3吨锡尾矿左右,处理大规模锡尾矿时需要大量的设备,占用较大场地空间。摇床对给矿性质较为敏感,给矿的粒度、浓度、矿物组成等因素会影响分选效果。
跳汰机则是另一种利用垂直交变水流进行重选的设备。在跳汰过程中,水流周期性地上升和下降,使锡尾矿中的矿物颗粒按照密度分层。当水流上升时,所有颗粒都被托起;当水流下降时,密度较大的锡矿物颗粒更快沉降。经过多次循环,锡矿物逐渐在底部,而脉石矿物则位于上部,从而实现分离。
跳汰重选适用于较宽的粒度范围,可处理粒度为-50mm至+0.074mm的锡尾矿。相比摇床,跳汰机的处理能力较大,小型跳汰机每小时处理量可达5至10吨,大型跳汰机甚至更高。这对于处理大规模锡尾矿时具有优势。跳汰重选对粗粒级分选效果较好,能有效分离锡矿物与脉石矿物。
跳汰机也存在一些缺点。其设备结构相对复杂,需要精确的机械加工和装配,设备成本较高。而且运行过程需要控制多个参数,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跳汰机的分选精度相对较低,在处理细粒级锡尾矿时可能会有较多锡矿物混入尾矿中,导致回收率降低。
溜槽重选则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重选方法。在倾斜的溜槽内,锡尾矿矿浆在重力作用动,密度较大的锡矿物会在底部富集,而密度较小的脉石矿物则被水流带走。溜槽适用于粒度相对较粗的锡尾矿,其粒度范围通常在-10mm至+1mm之间。溜槽重选设备简单、成本极低,操作方便,几乎不需要复杂的机械部件和参数调节。其分选精度较差,只能对锡尾矿进行初步富集,得到的精矿品位一般较低。矿浆的性质对溜槽重选的效果影响较大,如浓度和粒度分布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