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船与散货船的区别


朱葭苇、廖正勇、过昕

据记者了解,在长三角船舶通检互认试点正式拉开帷幕之际,一艘外省籍内河船舶在嘉兴享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措施,标志着这一区域船只检验工作迈向了新的里程碑。

长久以来,国内航行船舶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检验难题。通常,它们需要在每年特定时期返回船籍港接受严格的船舶检验,或者由船籍港的船舶检验机构派遣验船师远赴船舶营运地进行检测。这样的流程不仅对船舶而言周期长、成本高,同时也给地方船检机构的检验资源和效率带来了挑战。

嘉兴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船检处副魏炳君提到,自2024年5月1日起,长三角三省一市实施了船舶通检互认试点新。根据此,船舶在运营期间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就近的船检机构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在长三角区域的船检机构间得以互认。这一变革与小汽车的异地检验相类似,突破了船舶检验的地域限制。

这一使得船舶检验流程得到了优化,缩短了检验周期,并降低了运营成本。例如,“苏兴达货5188”货轮以往需要在嘉兴、上海营运后返回江苏淮安的船籍港进行检验,往返耗时至少两天。而现在全面实施通检互认后,船东可以根据船舶靠泊地点,随时向当地的船检部门申请检验,极大地提高了便利性。

嘉兴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试点期间,船东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向长三角区域所有的船舶检验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申请通检互认,受理范围涵盖了船龄在特定年限以内的海船和内河船。这些船舶类型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杂货船、多用途船以及甲板货船等运输船舶的年度检验和临时检验。

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长三角区域的船舶营运带来了性的变化,不仅减轻了船东的负担,也提高了船舶检验的效率和质量。它标志着长三角区域在推动航运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