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标题的引用规范
标题:文章之眼,如何巧妙运用标点符号?
在读书过程中,我时常会为文章标题中是否使用标点符号而感到疑惑。近日,我对一些书籍、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标题进行了观察,发现很多标题都运用了标点。那么,文章标题中能否使用标点符号呢?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深入研究了《国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以及《编写教材常用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相关资料,但都没有找到明确的依据和标准。在教材、课本、作品、教辅等资料中,我发现了不同的文章标题形式。标点符号在文章中既有表形功能(语法功能),又有表意功能,因此在标题中也应该有相应的作用。
经过我的观察和研究,我认为在文章标题中运用标点符号是可以的,但需要根据写作表意的需要来决定。以下是我总结的在文章标题中使用标点符号的几种情况:
1. 当标题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或现象,且表示承接、层进和并列关系时,中间可以使用间隔号。如:《画蛋•》 《树木•森林•气候》等。
2. 由疑问句构成的标题或小标题后面可以使用问号。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觅渡,觅渡,渡何处?》等。
3. 在文艺评论、文学鉴赏或读后感式的文章标题中,可以在副标题中使用标点来解释说明对象。
4. 在新闻标题中,需要强调的专名、简称可以使用引号。如:“非典”、“”等。
5. 引用成语、术语、歇后语、诗句及名人名言时,应使用引号来强调突出。如:“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等。
6. 标题中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应使用引号标明。
7. 使用逗号或破折号等标点符号可以表明层次或关系。如:《走好,21世纪》《别了,司徒雷登》等。
8. 标题中有书名或篇名时,需用标点隔开。
9. 在高考话题作文拟题时,可以巧妙运用标点符号达到简洁、醒目、新颖的艺术效果。如使用三种标点与文章的三组镜头相呼应的题目《!?…——车祸发生之后》。
标点符号在文章标题中的运用需要根据表达需要来准确把握。我们应当避免为追求新奇而过度使用标点,以免使题目产生歧义。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能使文章标题更加醒目夺人,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