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中的四个典故


唐代才子辈出,其中有一位被赞誉为“谜一般的男子”,他的诗词造诣极高,字句考究,初次品读似深奥难懂,然而细细品味后便能发现其中的精妙。他便是李商隐,一个拥有诗意名字的才子。

李商隐,字义山,名字中充满了父亲的创意与期望。他希望李商隐能如“商山四皓”般,既可隐于世,又能在需要时挺身而出。他的名字与他的命运似乎有着某种奇妙的契合,出世与入世,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被后人广为传颂,全诗仅有56个字,却读出了千百种滋味。作为朦胧诗的鼻祖,此诗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一、诗题之谜《锦瑟》

李商隐的诗名常常随意而取,有时以诗的开头两字为题,如《为有》。而《锦瑟》这首诗,其题名既具象又抽象,既是乐器的名字,也象征着时光。关于这首诗,人们常有一个疑问:为何称其为无题诗?但实际上细究起来,这“锦瑟”二字不仅是起兴之词,更贯穿了整首诗的始终。

二、锦瑟弦数之谜

历史记载中,最初的瑟有五十弦,后改为二十五弦。在《汉书·郊祀志》和《周礼·乐器图》中都有关于锦瑟为二十五弦的描述。而李商隐笔下的锦瑟却有五十弦,这或许寓意着人生的坎坷与多舛,亦或是其他深意,我们不得而知。

三、典故中的真假之谜

颔联引用的庄生梦蝶和望帝啼血两个典故,让人不禁思考: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过往的云烟究竟是真实还是幻象?望帝的灵魂虽已逝去,但其“不如归去”却仿佛仍在耳边回响,这究竟是消逝还是长存?

四、情感色彩之谜

诗中描绘的鲛人泣泪、暖玉生烟的场景,是以悲为喜,还是以喜为悲?珠生于蚌,蚌出于海,其泪成珠,是以珠写悲情还是乐景?蓝田产玉,玉为高雅洁净之物,其光芒仿佛蕴独特的玉气,这是实景还是虚景?李商隐用隐晦的方式勾勒出的意境,让读者浮想联翩。

五、人生境界的感悟

李商隐的家境贫寒却天资聪慧,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这首《锦瑟》是他晚年的作品,他感慨人生无常,造化弄人。诗中的第一重境界是写实,描述了他经历的风风雨雨;第二重境界是虚写,描绘了他内心的美好与希冀;而第三重境界则是道家的“天道无为而自然”,顺其自然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结语

李商隐的《锦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首上乘之作。他频繁化用典故,却丝毫不显违和。字词意象在细节上也处理得特别到位。他将留白的艺术发挥到极致,让读者猜想。他的作品中透着音韵美、画面美、朦胧美。诗的意境深远,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去品读这首诗,都会有不一样的领悟。这正是李商隐诗词的魅力所在。

李商隐的才情告诫我们:人生在世,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乐观的心态,与其消极避世还不如从容面对。顺其自然地面对一切问题,你会发现其实它们都会迎刃而解。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