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的高级表达


从实际生活的视角出发,是文艺创作的基石,也是塑造杰出作品的必要条件。缺乏实际生活逻辑的支撑,再精妙的“奇思妙想”、再精巧的“影像构造”,也难以撑起作品的“主干框架”。

近日,《舞台背后》在广播电视总台一经播放,便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这部剧源于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的同名小说,讲述了那些常年为专业演出团体搭建舞台、提供灯光的普通工人的生活故事。剧中的主人公小刘并不顺遂,家中面对着因缺少关爱而变得刁蛮任性的女儿带来的种种挑战,而在社会生活中,他则需竭尽所能为身边的农寻找生路、争取报酬。这部作品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艺术世界与观众生活的紧密联系。

实际上,以生活逻辑为指导是文艺创作的关键,也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基础。没有实际生活逻辑的支撑,任何高超的“创意”、精致的“画面”,都难以构建起作品的主体框架。《舞台背后》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映、对普通劳动者的生动刻画以及对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坚定表达,展现了具有生活热情和深度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舞台背后》的成功,源于原著作者和改编者对时活的深刻洞察和认同。作者长期对剧团周边的劳动者进行观察和研究,生动地描绘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装台人世界,为电视剧的改编提供了坚实的文学基础。改编者深入理解并把握了原著的精神内核,既保留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又根据电视艺术的特点和观众的心理需求,对原著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深化,使作品在整体上与原著的生活逻辑高度契合,同时更具鲜明的主旨和调性。

《舞台背后》突显了对平凡个体生存需求和生活状态的关注。它不仅追求超越日常琐事的审美境界,更回望世俗人生,展现出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该剧以城中村劳动者为焦点,通过小刘及其周围人物蔡素芬、刁菊花等人的生活和性格,映社会的多样性和人生的百态,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亲切感。

作品深入到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敏锐地捕捉到日常生活中的本质。在平凡的人物形象中,作品展现了可贵的精神价值,让观众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真谛。特别是创作者(包括表演者)对主人公小刘的刻画,既真实又细腻,展现了他为代表的装台人的勤劳、踏实、善良以及坚韧、乐观的品质,使这些普通劳动者焕发出“生命自身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舞台背后》不仅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而且通过对普通劳动者的刻画,积极寻求与时代精神的契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既感受到了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也感受到了对那些踏实劳动及其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冲击。《舞台背后》有力地回应了这一时代情绪,肯定了普通劳动者的价值和。

这使得该剧在引人入胜的蕴含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价值。作品将探索时代精神的力量置于历史传统与现实交汇点上,以平民的视角和人文情怀提示我们,普通劳动者的努力和乐观构成了当代的现实生活。真诚面对生活,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永远是我们追求的价值和美德。

一部电视剧能否触动观众、是否有“灵魂”,与作品是否从现实生活出发、是否真诚表达的情感有很大关系。《舞台背后》赢得观众和市场的好评,再次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将创作置于核心位置,深入开掘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是文艺创作成功的关键。

《日报》(2021年1月5日 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