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零丁零的读音 读轻声吗?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交流识字
一、导入激趣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变身,你最想变成什么?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中,一个叫英的孩子,为了躲避妈妈的催促,神奇地变成了一棵树!那么,这棵树是什么样子的?英变成树后,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二、走近作者
顾鹰,当代童话女作家。她的代表作有《我的一家是精灵》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其作品多次被各出版社选入年选,并荣获200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三、自学提示:
1. 请先静听课文朗读,然后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于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与同桌合作,自主学习生字词。
四、朗读展示
1. 听课文朗读,感受故事情节。
2.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掌握好节奏。
3. 进行班级展示读,分享自己的朗读成果。
五、字词检测
1. 重点提示:红色字为要求会读的生字。“零”在“丁零丁零”中读轻声。“肠、馋”为翘舌音,“醋”为平舌音。
2. 交流识字技巧:通过看图识字、加一加、比一比等方习生字。如,“狐”“狸”两个字都是反犬旁,与动物有关;“鳄”是鱼字旁但鳄鱼并非鱼类;通过加偏旁的方式记忆“疒+羊=痒”,“雨+令=零”等;还有“肠——场”,“续——读”,“状——壮”,“醋——借”等字形的比较记忆。
3. 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注意书写时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及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如,“状、狐、狸”等字。同时注意“零”的书写上下结构特点及笔画顺序。
六、词语意思猜测
根据意思说出对应的词语,如“感到没有希望、失去信心”(失望),“形容香气扑鼻”(香喷喷)。
学习任务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一、默读课文并思考:
1. “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我”的愿望实现了吗?
2. “我”变成的树有什么特点?发生了什么故事?
3. 结果如何?妈妈找到我了吗?
二、小组讨论与交流展示:
结合课文内容,与小组成员讨论并展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如,“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体现了“我”贪玩的性格;“我变成的树上长满了鸟窝”则展现了童真童趣的情节;而“小馋猫肚子饿了”则展示了妈妈对“我”的了解和关爱。通过理清层次概括大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文层次梳理及大意概括:
第一部分:写“我”因不想回家吃饭而想变成树并真的变成了树(第1-4段);第二部分:写“我”变成的树上长满了鸟窝妈妈也住了进来(第5-12段);第三部分:写“我”流下了口水了自己并再次被妈妈吸引(第13-23段)。整篇文章围绕童真童趣展开故事情节让人忍俊不禁倍感温馨。
课后作业:
1. 积累本课的生字词并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的理解。2. 分层完成课后作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题进行巩固提高效果会更好哦!3. 板书设计: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展现“我”变成了树和故事情节的重要节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加对故事的记忆深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