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走遍原文阅读


我钟爱阅读三毛的著作,并非因她的文字华丽,而是其字句之间,总能流露出一种历经世事的沧桑感。

她的一生都在游走,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但同时也在面对许多无可奈何的境遇。我曾对她的漂泊生活心生羡慕,但并不愿意经历她所承受的痛苦之深重,仿佛千山万水都无法抹去。

对她而言,读书与旅行是心灵的滋养,无论是在欢乐还是痛苦中,这两者都如影随形。当她看到那张充满黄沙气息的撒哈拉沙漠照片时,她的内心深处涌起了一股前世乡愁的情感,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前往那里生活。深爱她的荷西也毫不犹豫地陪伴她前往。

他们在那片土地上,既有童话般的幻想,也有现实的沧桑。于是,他们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自此以后,三毛的作品风靡全球,她将那片黄沙世界生动地展现给世人,让人们领略到沙漠的狂野与温柔,也感受到了她婚姻的甜蜜与平凡。从此,“流浪文学”这四个字也开始为人们所熟知。

命运的残酷在于给予了荷西的离去。

这使三毛原本安稳的婚姻生活瞬间崩塌,与挚爱的生死离别几乎让她走到了生命的边缘。

最终,她再次踏上了旅程,再次放逐自己的灵魂,再次迷失在无边无际的陌生世界中。渐渐地,她的作品不仅充满了流浪的气息,还带上了对逝去时光的不舍与遗憾。她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以不羁、自由、无法救赎的灵魂继续书写着与荷西的爱情故事。

在我见过的众多女性作家中,我都能欣赏到她们优美的文字和精致的叙述。只有三毛的文字让我印象深刻。说实话,我并不特别喜欢她的文字风格,因为它过于直接、过于尖锐。但我却喜欢她字里行间的淡漠与无奈、沧桑与隐痛。我喜欢她性格中的浪漫、狂野、勇敢和潇洒。

记得她在墨西哥旅行时,在圣母像前目睹了一对夫妇相拥祈祷的情景。丈夫的手搭在妻子的肩上,妻子的手环绕着丈夫的腰。三毛低下头拭去泪水默默走开。这一瞬间,我仿佛能感受到她内心的伤痛被一笔带过。但我仍能想象得到,她的眼前或许浮现出荷西的身影,她的耳畔或许回响着曾经的欢声笑语。

后来,她在向圣母祈祷时说道:“但愿圣母还我失去的另一半,即使让我们终生跪在你的面前,直到化为一双石像,也会是幸福的。”这段话让我内心深感震撼。无法抑制的疼痛、无法克制的辛酸和未能收敛的遗憾纷纷涌现。

我热爱文字和旅行,但往往在漫长的旅途中难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每当试图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时,总会感到有些赘述。在阅读三毛的文字时,所有的杂念都会消失,只剩下心底的钝痛和伤感在不断打转。我无法不动笔记录下这些感受,只能紧住这些感受的细沙,以此为念。

在无尽的文字与路途中,三毛的故事让我深感共鸣。她的生活态度和文字魅力让我为之倾倒。虽然我不一定能像她那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但我会以她为榜样,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