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歌》音乐教案


设计背景

音乐是心灵的启迪者,是情感的载体。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音乐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幸福拍手歌》作为一首充满活力与感染力的歌曲,它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能为他们提供创作与表演的机会。这首歌曲源自,歌词由日本的木村利人编写,其热烈欢快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非常适合用于律动表演。

活动目标

1. 感受并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用富有感情(如快乐、兴奋)的声音演唱《幸福拍手歌》。

2. 根据个人经验创编新的歌词,并基于歌词发挥想象力创编相应的动作。

3. 体验歌曲带来的愉快情绪,享受与同伴共同游玩的乐趣。

4. 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5. 加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对歌曲节奏的掌握及歌词的理解。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主创作舞蹈动作。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准备《幸福拍手歌》歌谱、节奏图谱各一份,以及《幸福拍手歌》的Flash动画。

2. 经验准备:事先教导幼儿初步掌握附点音符的唱法。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叙述梦境,引出歌曲《幸福拍手歌》,并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对歌曲的兴趣。

(二) 趣味游戏,练习节奏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运用对比教,引导幼儿辨别带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并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熟悉并掌握该节奏。

(三) 学唱歌曲

1. 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内容。

2. 出示歌词,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3. 分句教唱歌曲,重点教唱第三句,提示第四句与第三句紧密相连。待每句都熟练后,再带领幼儿完整地歌唱。

(四) 创编歌词和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新的歌词和相应的动作,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 律动表演

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律动表演,引导幼儿在空拍处加上自创的动作,使表演更加丰富多样。

(六) 乐器伴奏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乐器或者自己带来的乐器为歌曲配伴奏,使歌曲更加丰富和生动。

课堂小结

课堂结束时,教师以特殊的方式总结课堂,与幼儿一起用动作和语言表现快乐和幸福的情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教师的情绪调动较为成功,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在教授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时,部分幼儿掌握不够牢固,需加强练习。在创编舞蹈动作环节,部分幼儿的想象力未得到充分激发,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节奏感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