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晚主持词
在每年的电视盛宴中,电视台的春晚总是备受瞩目。在正式呈现给观众之前,它要经过四次大的联排,而且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细致入微。不仅仅是对每个镜头有着精确的要求,连每一个主持文字都需精心校对。倘若你有台本在手,你便会发现春晚晚会上每一个字都与台本保持了严格一致。
尽管如此严谨,细心的网友仍然在过去的几届春晚中发现了一些小瑕疵。
这就是直播的魅力所在——不完美,恰恰构成了直播的完美。
记得2016年除夕之夜,佟铁鑫与杨洋演唱的《父与子》打动了众多网友。为了呈现背景上的手绘效果,镜头时常切换到精心设计的远景视角。这些远景镜头中却出现了一些镜头语言的失误,大屏幕虽然展示得完整,但字幕条却遮挡了两位主角的面孔。
而在2010年的春晚播出后,王菲演唱的《传奇》被一些网友质疑是否为“提前录制”或“假唱”。其中,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画面切换中的一些问题。
在电视直播中,机位的切换常常使用叠化转场技巧。如果画面是直播的,那么“特写”和“近景”的王菲应该展现的是同一时刻的实时画面。在这组镜头中,却出现了一个是正面视角,另一个是侧脸视角的情况。
随后,节目组进行了辟谣,并透露了春晚直播背后的一个细节。为了保证直播的顺利进行,导播会在零时差的情况下载入备播带,而备播内容主要来自最后一次彩排。当导播切换机位时,有时会出现备播画面与直播画面重叠的情况。
类似的事件让观众们对直播节目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那一年的春晚中,陈坤的“高低眉”成为了热点话题。包装字幕中的一处失误——“四川”被误写为“四州”,省广元市也被提及了错误的名称。这样的基础性失误在春晚上是极其罕见的,字幕组为此深感自责。
青年魔术师YIF在春晚历史上成为了第一个被镜头穿帮的魔术师。他的魔术表演中,一个小面包被变成了一个看似无尽的面包棍。在表演的最后阶段,导播和摄像的配合出现了问题,露出了虎口处的一截管子,这一穿帮镜头被全国观众瞬间察觉。
在猴年春晚的另一场节目中,尼格买提和李思思正在进行串词时,突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团黑影。原来是一个摇臂突然从镜头前划过,但两位主持人凭借出色的业务素质迅速调整了状态。
回顾过去几年的春晚,网友们总能发现一些小错误或穿帮镜头。这并不影响观众们对春晚的喜爱和期待。尽管有瑕疵,但春晚依然代表着电视直播失误率最低的晚会之一。
无论是在文字、音乐、舞蹈还是魔术节目中,工作人员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来呈现这场盛大的演出。有时候出现的小错误或穿帮镜头也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出现问题时迅速调整并继续进行表演,为观众带来欢乐和感动。这也是春晚的魅力所在——即使有瑕疵也依然值得期待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