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惊蛰的谚语


惊醒之刻

惊蛰,古称“启蛰觉醒”,位列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位。在寒冬里,动物们藏匿于土中,不饮不食,处于“蛰伏”状态。而惊蛰,正是上天以雷霆之声唤醒蛰居生物的时刻。随着节气的到来,天气逐渐回暖,春雷初响,那些在泥土中冬眠的昆虫被惊醒,过冬的虫卵也开始孵化。这一节气,实则是对自然界生物苏醒现象的生动写照。

俗语有言:“雷鸣惊蛰,谷米价格贱”。意思是惊蛰日或其后听到雷声,预示着风调雨顺,丰收在望。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明显回升,大自然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民间习俗中,惊蛰雷动之时,各类昆虫“惊而出走”,从泥土、中现身。虫蚁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或对庄稼造成危害,或扰乱人们的生活。惊蛰期间,各地都会举行各种除虫仪式,以求家宅平安与丰收。

古代对惊蛰的描述颇具诗意。惊蛰节气分为三候:首候桃树开始开花,二候黄鹂欢快鸣叫,三候鹰变作鸽子般温顺。每一候所代表的花信分别为桃花、杏花和蔷薇。提及桃树开花,不禁让人想起《诗经》中的佳句:“桃花艳丽,灼灼其华。”三月时分,桃花将迎风绽放。若要选一种花来代表春天,那非桃花莫属。随着雷声响起,万物开始生长。惊蛰节气里,春风送暖,春意愈发浓厚。

惊蛰一过,植物便以惊人的速度生长,花开遍野,草木繁茂。林间树木在春风和春雨的滋润下迅速泛起绿意。时光匆匆,更加显得宝贵,稍有疏忽便可能错失良机。

惊蛰不仅唤醒了大地上的植物和动物,更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奋斗精神。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不可虚度光阴,唯有勤奋努力,才能把握住每一个机遇。

本文供稿:贾静

总监制:唐红彬

监制:王廷斌、邱晶晶

责编:李迪娜

编辑:杨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