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800字读后感
文化瞻仰
读余秋雨作品感悟
周XX
首次邂逅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实为一次缘分所致的机遇。在友人的书,偶然翻阅此书,被那独特、深邃的文风所吸引,犹如饥渴的旅人发现了一片丰饶的草原。
对于学识渊博、才情出众的余秋雨先生,我自感无法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的评价。但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对历史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我,认为分享一些读后的感受也是未尝不可的。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以脚步为尺,弘扬古迹文化为使命的行记旅行散文。他凭借对古迹文化的深刻感知,用现代人的视角辩证地看待现代文明与古迹文化的关系。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以敏锐的视角,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历史的片段与文化的传承。
读他的散文,仿佛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他的文字让人的心情沉甸甸的,却又在理性、肃穆的氛围中游弋于文化的海洋。历史古迹、废墟作为人类文明的印记,无论国度、无论贵贱,都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它们如地球上的水,无论何种形态,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余秋雨用笔墨祭奠历史,用汉字激扬文化。他的博学与才情使他对历史文化有了超越时空的膜拜和理性的辩证。他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感性认知,更是对其的理性认识。这种思想触摸仿佛是对历史的跨越,是对文化的敬仰。
《文化苦旅》如同一部厚重的编年史书,需要人们用辩证的思维去品读,用智慧的逻辑去权衡。它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瞻仰,更像是在读一部的文化发展史。余秋雨用文学家、思想家的灵魂来敬拜历史,从而对历史古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的文笔犀利,文风酣畅淋漓,字字如珠玑。他的文章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读他的作品,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眼前豁然开朗,心境飘然。他的文字有如雷霆万钧的飞瀑,瞬间吸引读者的意念。
没有对历史文化的满腔热情,没有对久远历史的熟悉和深厚文化底蕴,是不可能有如此独到的见解的。有人认为,《文化苦旅》的实用意义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我却认为,废墟是一种文化的标本,是一种哲学文化的力量。它唤醒了我们沉睡的灵魂,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上的屈辱和眼泪。
余秋雨用现代人的文明俯瞰历史遗留下的废墟文化,他的作品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他触动了潜藏的文化能量,让我们重新点燃了对历史文化深层次的追求。如果我们只是把历史古迹看作是让后人观瞻的建筑或雕像,那它就是僵化的。而读懂了《文化苦旅》,就等于读懂了历史。它将历史文化、废墟文化升华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
余秋雨的作品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历史的膜拜之情;也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在现代喧嚣中寻找历史寓言的道路。我们挟带着历史的废墟走向现代,同时也带着对文化的敬仰和追求。
作者简介:
周XX,男,,XXX年生,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现为多家文学网站签约作家、散文家协会会员等。作品曾多次在各类媒体及刊物上发表。
编辑:XXX
创作基地:壹点号青未了XX创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