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级亲子阅读卡
许多父母常困惑于如何带领孩子走进阅读的奇妙世界。在这里,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陪伴孩子进行阅读。
亲子共读
低年级的孩子们通常阅读的书籍都会带有精美的插图。在阅读开始前,我们首先观察图片,鼓励孩子简述图片内容。对于那些初次尝试、不知如何开口的孩子,父母需适时给予引导。最简单的引导方式就是问四个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只要孩子能够清晰回答这四个问题,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看图说话的能力。
《萝卜的奇遇》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孩子们应该能够具备简单的看图说话能力。当文章中有多张配图时,可以让孩子尝试将多幅图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编成简单的小故事。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看图时,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行为动机、其他可能性、行为的影响等。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寻找图片中的数学元素,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以培养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增强他们对文字问题的理解能力。
针对一年级的孩子,我们建议选择带有注音的图书进行阅读。让孩子自行通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字可以根据拼音读出。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孩子熟练运用拼音辅助阅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感。正如那句老话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带注音的书籍阅读
接下来,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分段阅读。主要以家长读给孩子听为主,读完后与孩子一起圈出陌生的词语,并为复杂的句子断句。然后引导孩子指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子,家长给予解释。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加深孩子对字词的印象。
查字典的学习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将逐渐培养出在阅读中自己寻找、发现问题的能力。除了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解答外,还可以教他们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如问老师、与同学探讨、查字典/词典、查资料等。这些都是锻炼孩子自学能力的基础。
分段阅读完成后,孩子对整篇文章的大意会有所理解。可以让孩子根据配图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故事。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意思表达出来,就说明他们已经成功了。
记录与笔记
在阅读过程中,应鼓励孩子做笔记。找出文章中每句话的核心字或词,以段落为单位提炼出关键信息。将这些关键信息以造句的方式组合成一句话,再将各段的关键句子压缩成一段短文。这样不仅能加深孩子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能力。如果孩子能够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并多读几遍文章达到流畅程度,再结合提炼的关键字词和压缩后的短文,那么这篇文章基本就能够背诵了。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通过上述方法与孩子一同阅读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