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材一个用是什么成语


平凡中的不平凡

“不材之木”原指生长平庸、无特别用处的树木,后常用来比喻才华平庸之人。此成语常被用来自我谦逊。其出处可追溯至《庄子·山木》中记载:“此木以不材得终其。”

溯源

曾经,有一位姓石的木匠正要前往齐国。当他行至曲辕之地时,目睹了土神庙旁的栎树壮观的景象。此树庞大至极,其下可容纳数千头牛同时庇护,树干周长极广,高出山顶数丈之后才展现出繁茂的枝桠。粗壮的枝权足以供数十艘木船使用。春天观赏此树的人群络绎不绝,然而石木匠却对这巨大的树木视若无睹,继续前行。

木匠的徒弟走近这棵树,眼中满是欣赏与赞叹。当追上师傅后,徒弟好奇地询问:“师傅,自从跟随您学习木工技艺以来,我从未见过如此绝佳的木材。然您却似乎并不为之所动,这是为何?”石木匠淡淡回答:“不必多言,那不过是一棵无用的散木罢了。”

徒弟好奇地追问:“何为散木?”石木匠解释道:“那些闲散而无用的树木便称为散木。若将其用于造船,它会沉入水底;若作为棺材,则会迅速腐烂;作为器物则易碎散;若作门户则易渗出液汗;而作为支柱则会受到虫蛀的侵袭。这确实是一棵难以找到合适用途的木头。正因如此,它得以幸存至今。”

当夜,石木匠梦见了这棵栎树。树在梦中责问:“你以何与我相比?那些有纹路的果树如梨树、橘树等,它们结出果实供人采摘,时常遭受。它们的寿命往往因世俗的眼光和人们的欲望而缩短。”

而此栎树则选择了不同的生存之道。它虽然看似无用,却也因此得以保全生命。即使多次险些丧命,它依然坚守自己的道路。石木匠醒后与弟子分享了这一梦境,弟子疑惑道:“既然它追求无用,为何还要在土神庙旁生长?”石木匠解释道:“它的选择也是一种智慧。它明白不理解它的人会责难它。若非借助主神庙的庇护,它或许早已被砍伐。它的生存之道与其他事物不同,只需保全生命即可。”

在这平凡与不平凡之间,我们或许能领悟到更多关于生活的哲理。有时,看似无用的东西却蕴大智慧。在世俗的眼光中,它们或许被视为无用之物,但在自然与生命的法则中,它们却有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不材之木”所传达的深刻寓意。